宋朝初定,经过战乱的影响,文化尚未恢复,宋诗还没有自己的风格,诗人多承五代余风,以中晚唐诗人为宗,形成学习白居易、李商隐、贾岛三派。现在面对贾岛的直播介绍,大家都是听得津津有味,白居易的诗很好,贾岛的诗也不错。
毕竟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着称,他凭借着能以平淡见隽永的笔力来写诗,很难不让人心生向往和好感,尤其是尚在混乱之中的宋初,他们太需要一个平实朴正的榜样来肃清风气了。
“贾浪仙对诗作的精雕细琢和对字句的严格推敲,是我等所不及也。贾诗之清雅、奇特、幽微,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于复古风气、儒道济世风气很是利害。”
其他人说话就没有这么文绉绉的了。
“贾岛写诗很有感觉的,他那刻苦钻研的精神也值得一学,正好改改这动荡浮躁的风气。”
也有人感慨道:“若是我们也能有贾岛那般的执着和专注,何愁写不出好诗呢?”
这话一出,众人皆打开话题,兴致高昂,开始讨论起贾岛的诗艺。
玉不识则是按部就班地接着自己的直播,对各朝代的热议无从关注也无从知晓。
【贾岛除了在晚唐受到普遍的尊爱,在其他朝代也是有着重要的影响。
宋末,江西诗人以书为诗,盲目摹仿古人,诗中堆砌典故,空洞无物。为了改变江湖诗人的这种习气,四灵诗人倡导学习贾岛。江湖诗人刘克庄,戴复古也曾学习和标举贾岛及晚唐诗风,后在民族危机的影响下,则转而学习陆游。
而到了晚明竟陵派诗人的代表钟惺、谭元春,针对公安派拟古主义的倾向,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学习古人,不取古人的途径,而取古人的“真精神”。他们所谓的“真精神”,即古人的“幽情单绪”“奇趣别理”,倾向于标举贾岛及其晚唐诗风。
可以看出贾岛那刻苦求诗的性格、清奇幽微的诗风对后世人求真务实的重要性了。
除此之外,贾岛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所受到的后世人爱戴,还有体现在建筑上。】
宋朝观看天幕的人都是一惊。
赵匡胤凝眸看了天幕一会儿,转头看向身边的各位朝臣。
“宋末、民族危机。”赵匡胤声音淡淡,“诸位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都到了一个王朝末期了,想来也是世道混乱,国将不国、沧海横流,那么久前面看来的对贾岛的评价,选择追求贾岛的诗词风格不足为奇。重点是民族危机的形成,陆游又是何人。
一阵沉默,赵匡胤也不急,他一边看着天幕从宋末说到晚明,一边等着旁边诸臣的发言。
良久,赵光义率先出声,只见他分析道:“皇兄,依臣弟之见,这贾岛的诗作的确别有一番风味。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我朝确实需要这样踏实勤恳的文风。至于这民族危机,虽不知缘由为何,但想来也不是一时之间能够分辩的出的,应该是多方面的原因,外邦入侵、内里腐朽都有可能。而这陆游,既然谈到了民族危机,听起来应是一位心系朝廷的爱国诗人,不然也不会被他人所推崇。”
赵匡胤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吾弟所言甚是。不过,如今我朝刚刚建立,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当然,也要注重文化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众大臣纷纷附和,献计献策。有的提议加强军事防御,有的建议推行改革措施,还有的主张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对提到的“民族危机”纷纷默契略过,心下想法再多,也不想现在提出来扫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