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识就完全没有他们的烦恼了。

她下了直播后先是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场,然后认真准备起了新的一期直播。

窗间过马,三天已至。

系统:【直播正在链接中……】

玉不识整整衣袖,端正坐姿,等待链接成功,开启新的一轮直播。

待看到熟悉的幽蓝光屏正在眼前展开,玉不识绽开微笑,缓声说道。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位半僧半俗的诗人,他仅仅靠一首诗中的一个字,就名扬千古。他就是贾岛,一位苦吟派诗人。

由诗引人,由人探史。<诗家名人>第八期,“诗奴”贾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怎么说呢,就是有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驴在官道上行走,吟成《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是不是听出来了?是的,贾岛在思考诗中的用字问题,他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所以他被自己问住了,也因为不知是“敲”还是“推”好,于是他在驴背上,一面嘴里念叨着,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反复品味。】

【而在他出神纠结中,不知不觉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韩愈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着驴子怎么不朝前面看路?”贾岛慌忙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在驴上得诗,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的反应也很有意思,他听了之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敲’字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于是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结果也是皆大欢喜——从此他和韩愈成了朋友。这也是“推敲”典故的由来。】

李世民听到这里,无声笑了笑,“还挺较真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