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株宫前,楚军整装待发,楚王坐在辇车上问穿封戍:“爱卿,汝现在是陈县县尹——陈公,实乃一国之县尹。当年‘城麇‘之战时,贤卿假如知道寡人能有今天,那贤卿还会和寡人争抢俘虏吗?”

穿封戍:“假如微臣知道君王能有今天,那微臣必然恪守君臣之礼,以便使我楚国不致陷于纷乱。大王不计前隙,还加官进爵,真是谢大王恩典!”说完,拱手致礼。

楚王:“安抚好百姓,我们走啦!”

传令官:“开拔——”

这时,一阵骚动,一个漂亮的豆蔻少女大喊:“父亲!父亲!”

坐在车上的贾获探起身,应道:“玉娥,玉娥,我在这——”

贾玉娥一见到贾获便拉着父亲的手,哭诉道:“父亲,你怎能这么狠心,丢下女儿一人自个儿走了。女儿怎么办?女儿怎么办?”

贾获也哽咽道:“玉娥,不是父亲狠心,顾小家而失大家,吾宁可一人去抗争,也不能让女儿跟着我漂泊他国。”

贾玉娥:“娘去世得早,我们父女相依为命,虽有哥哥但早已成家过日子去了。你这一走,留下我一人,我可怎么活呀!父亲,能让女儿陪您一起去吗?”说着咽咽而泣。

贾获决绝的:“不行!你回去吧!”

左尹伍举走了过来对贾获说:“汝乃大义,对女儿乃薄义,这不是作为长辈应有的态度!”

贾获:“亡国之人为国随时赴死,何须一个女子再入火坑呢?”

伍举不理贾获,对贾玉娥说:“上车吧,好好照顾你爹!”

贾玉娥噙着泪水,跟伍举道了个万福,然后登上了车舆。

楚军浩浩荡荡出发,满街陈国百姓义愤填膺,有人喊道:“不做亡国奴!荆蛮滚回去!”

“抓——”穿封戍大喊。楚国兵丁向人群中冲去……

破败的小祠堂,荒芜的院落。贾玉娥扎着头巾,正在房间用扫帚清扫扬尘和蜘蛛网。贾获仰首看了一会儿,然后从堂屋走出来,来到长满青苔和满院落叶的院落里。院中有井有树,而且非常宽大,完全可以种上蔬菜和瓜果。竹篱笆的院围残破坍塌,院门也只剩一扇。

一辆牛车进入了院中,两个士兵从车上跳下来,其中一个问道:“阁下可是贾大夫?”

贾获:“贾某已告知领路之人,一切由老夫自行解决,尔等还是回去吧!”

士兵搬下两袋粮食,然后说:“这是粮食。”

贾获正色的:“拿回去,老夫不食嗟来之食!”

这时,贾玉娥放下扫帚从堂屋出来,对父亲说:“我们初来乍到,什么都没有,人家送来了粮食,咱怎能不收呢?”

士兵:“是啊,我们连尹大人交代了,务必要全部送到。车上还有棉絮被褥、油盐、干柴、稻草和日用品。”

贾获:“拿回去,否则,我要扔了!”

贾玉娥大声:“父亲!”

贾获:“我们来楚国,是为了抗争!抗争你懂吗?为父宁可饿死,也决不食嗟来之食!”

“好一个不食嗟来之食!”伍奢发出洪亮的声音。他站在马车上进到院中,后面跟了一队士兵。

贾获怔怔的看着伍奢,心想该是来抓捕他的,一时无措。

伍奢跳下车,对士兵喊道:“房前屋后大扫除,整理灶间,修理门窗,重新搭建篱笆墙。行动!”

士兵在车上拿起扫帚和工具,立时行动起来。伍奢这才走到贾获跟前,笑道:“不食嗟来之食,很有志气吗?也很有钱吗?不食楚国的东西,那得去买楚国的东西哇,为肚皮争气,不是大丈夫所为吧!贾大夫,做个自我介绍,敝人姓伍,名奢。以后叫我连尹奢即可,负责这一带城防和治安。”

贾获冷冷的:“楚王重臣,知道!方才语言不当,冒犯!”

贾玉娥嗔怪道:“父亲,人家长官是为咱家好!”

伍奢:“考虑到贾大夫一时半会儿回不了陈国,又不能与公子胜他们一样常住驿馆,只好为大夫选了这个院落。环境幽静,还可在这片地上种上蔬菜瓜果,不知贾大夫还满意吗?”

贾玉娥替父亲说:“满意!敢问大人,我们可以上街市去买油盐等家用东西吗?”

伍奢:“你父亲乃忠贤之人,行动自由。我只是奉命保护他而已。”

贾玉娥:“我父亲只是喜欢饮上两口小酒,我呢喜欢针线活。”

伍奢:“那容易,我明天就叫人给你们送来几坛好酒,另外给你送来一架织布机和菜种子。这样行吧?小姑娘!”

贾玉娥高兴地行了万福礼,说:“谢谢大人!”

此时,贾获释然了许多,说:“她叫贾玉娥,年方十六,尚未婚配。她娘死得早,我俩相依为命。这次不是你父亲伍举大人允许她来,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贾玉娥:“大叔是哪位爷爷的儿子?你们一家都是好人!”

伍奢:“姑娘,快别这样说啦!好好照顾你爹,复国之事要有耐心。”说完,向贾获拱拱手说:“敝人先行一步。”然后登车走了。

士兵还在打扫,修理篱笆。

沙洲造船场,伍员在自已工间的案桌上,正在拼装一艘七桅船模型。他对照了一下羊皮图,觉得挺满意的,然后开心的笑了。

同室的工匠聚了过来对伍员说:“伍匠师,终于完成啦?”

伍员笑笑说:“完成了。难怪这七根桅帆的作用,比一根或三根桅杆作用大得多。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它,终于明白了申叔的高明之处。七桅帆全部落下,就如一把扇子张开,不管顺风逆风,只要能借上力,就能行船如飞。”

工匠:“那就叫它‘七扇子’快船如何?”

另个工友说:“用‘七扇子’去对付吴国的艨艟大舟,不知如何?”

工匠:“哪跟哪啊?快船去跟大舟比拼,还不是船覆人亡?”

伍员:“快船有快船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楚国能造更多的‘七扇子’,相信也能对付艨艟大舟。”

工匠:“那我们抬到江里去试试?”

伍员兴奋地:“走!”

两个工匠抬着五尺长的七桅船模型船来到了江边。此时正是寒冬腊月,江面飘着雪花,但匠人们饶有兴趣跟在后面,人越集越多,大家顶这雪花站在凛冽寒风下,注视着伍员把七桅船送入江中。

伍员拉动绳索,七桅风帆落下。工匠边放绳子,七桅船迎风前进。岸上人群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伍员喊道:“掉头!”

工匠轻轻拉动绳索,船上桅杆风帆转向,船也快速转体,船行如飞。工匠边跑边追。这时,岸上人群爆发出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工匠和匠人们都向伍员说:“伍匠师,祝贺你!你成功啦!”

伍员开心地笑了。

伍员一进伍府,见院内站在十几个绑着绳索的战俘。他上前问伍举:“祖父,占领了陈国,大王又给咱家分派了奴隶?”

伍举:“是啊,大王的恩赐,祖父不好推辞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