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也是,赵文尚未从军的时候就听说当今皇上勤政爱民,每日批改奏折到深夜,早朝那更是勤奋,从不迟到早退。

缺乏休息的崇祯帝此刻也是疲惫至极,但是案牍上还有很多没有批复的奏折,赵文不禁啧啧称奇,当今皇帝真是太勤劳了。

虽然这种勤奋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还在老歪脖子树上吊死了。

就好像班上成绩上不去下不来的那些学生,虽然相当努力,但是成绩就是那个样,钻牛角尖还容易把自己给钻进去。

而睡眠不足,生活作息不规律,生物钟紊乱,食欲不振,在生理方面同样也给崇祯帝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刚愎自用和多疑易怒,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好好休息,不好好吃肉导致的。

饮食里缺乏了必要的肉类,确实会让人情绪不稳定。

从小长在帝王家,勾心斗角便是常事,性格多疑也是这样的环境下被迫练出来的。

崇祯帝看到赵文的时候,心情明显要好一些。

但是同样也掩盖不了自己因为处理政务而导致的疲惫。

“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

赵文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崇祯帝轻抿一口西湖龙井,随即颇有趣味地问道赵文:

“当初申甫信誓旦旦跟朕保证,他的车阵一定能抵挡建奴万人勐猛攻,但是在卢沟桥大营,七千人,被多尔衮三千人给冲垮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这问题看似很简单,实则暗藏玄机,赵文很明白,这是一道送命题。

要是说申甫是个无能没用的家伙,那不就是拐着弯骂皇上有眼无珠,不识人才吗?

可要是吹捧申甫,赵文心里面不舒服不说,他要真是个有能力的也不会被人多尔衮给干碎了,等会要是皇上问起来,为什么申甫这么有能力还是被击败了,自己不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

想来想去,赵文也找不到什么好的说辞,但是硬着头皮也得说:

“回皇上,臣以为......额......申总兵吧,是个有能力的,但是还有很多的成长空间,假以时日,必能独当一面。”

“可是申总兵出道首战就是满清大将多尔衮,申总兵才学不够,无奈战败,也是意料之中。”

而崇祯帝听到这话后显示微微一愣,随后便是莞尔一笑:

“你小子是个会说话的。”

“同样是京营新军,为什么你的部下就这么能打,反而申甫就不行了呢,按理说,你的兵力也不在优势,可为什么你就能斩获这么大的军功呢?”

赵文恭敬行礼回答道:

“回皇上,从战略上看,战场之上,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行军用兵不可裹足不前,消极防守,在运动之中主动出击,才可以掌握战场之主动权。”

“从战术上看,臣的部队大量配属优良火器,炮子和铅弹都充足,在远程火力的迅猛打击下,就已经能占据优势地位。

而进入近战之后,火枪兵配合袁督师的关宁军共同作战,也可杀退敌军。”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部队才能常打胜仗?”

“回皇上,要想部队常打常胜,就不能只依靠个人勇武之发挥。

需要全军上下都凝聚战斗力,有着必胜的信念,再加上充足的训练,优质的火器,那么就能赢下很多战斗。”

崇祯帝不可置否,虽然赵文说了很多,但是又感觉什么都没说。

没有营养的废话其实挺多的,但崇祯帝还是发现了赵文的重点。

火器犀利。

正是有着犀利的火器,这才让赵文部战无不胜,有着相当高的战斗力。

赵文还不知道崇祯帝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说完便毕恭毕敬站在一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