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时间弹指就过去了,赵文也没有闲着,先是去了兵部衙门拿自己的朝服和常服,又整训了部队,监督抚恤金的发放,晚上又去宫里提前接受面圣的突击培训。

当初申甫从京师里带出去七千兵马,再加上后来扩招的三千,拢共一万余人,现在还保留了完整建制的队伍却只剩下了赵文一部。

赵文部经过连日的苦战,死伤也不在少数,现在也不过是两千出头的兵马,虽说装备精良,火器齐备,但是人数毕竟还是太少了。

这两千人还不够八旗塞牙缝的呢。

在关内,还能依靠优势地形和天气进行防守,但是在关外可就不太一样了,关外一望无际的平原全都是骑兵作战的优势战场。

在机枪出现的时代之前,要想对抗一支实力强大的骑兵的最好选择就是训练出一支同样强大的骑兵部队。

当然,时代在进步,在这个年代只依靠骑兵那是万万不能的。

还必须有步军,炮军的配。

大炮的作用尤其重要,这是弥补骑兵火力不足的重要依靠。

步,骑,炮。三者互相依存,相互联系,没有完全脱离骑兵的步兵,也没有完全脱离骑兵的步兵。

要想在对辽东的战事之中占据主动权,就必须练出一支步骑炮三军混编的部队出来。

加强兵种之间的练习和配合,加强军官培训,要让他们不仅仅掌握自己擅长的专业兵种,还要足够了解别的兵种的作战方式。

这样才不会再战场之上闹出大笑话,白白葬送了自己和兵士们的性命。

这样悠闲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赵文还没感觉做什么事,就已经到了要上朝的日子了。

午夜时分起床,赵文穿越半个京城,急匆匆地赶往午门。

凌晨三点,众大臣已经到达午门外等候,熙熙攘攘,起的太早,赵文自然是哈欠连天,精神不振。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等待三通鼓声响起。

天顺年间规定,楼上敲第三通鼓。开二门,官军旗校先进入摆列还依仗。待鸣钟之后,列好队伍的文武官员由左,右掖门进入。

赵文找到武官的队伍,他抬头一看就发现了鹤立鸡群的袁崇焕,还有传说中的大胡子满桂。

两人恩恩怨怨的,也是老

进入午门之后,先要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等待鸣鞭,按次序过桥,知道奉天门丹陛之前,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

文武百官们跟随着皇帝圣驾,一同进入了皇极殿。

在经过鸿胪寺的各种礼仪规章之后,赵文晕乎乎的脑袋总算是能够平定下来。

只不过鸿胪寺官员突然的一句话,直接把赵文给弄清醒了。

“三品参将赵文,殿前失仪,乃大不敬之罪!”

什,什么玩意儿,我怎么就殿前失仪了,赵文顿时就懵了,直到被大汉将军给揪出来,赵文这才大梦初醒,反应了过来。

“坏了,我打哈欠被鸿胪寺这帮蠢东西给看到了。”

“居然还打小报告,你们也太不是东西了。”

赵文现在对早朝已经没有任何的好感了,起得早,吃不着京师小茶点铺子的早饭,吃不上早饭,肚子自然是要起来闹造反了。

起得早睡眠不足,肚子还饿着,精神头怎么会好呢?

这下要被打板子了。

就在赵文这么想的时候,坐在高台上的那个男人开口了:

“罢了,赵爱卿作战有功,念其初犯,朕就原谅他这一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