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嫁过来时间短,听了婆婆的话有些担心,“都是救急救命的,还是给冯家和马家一样多的粮食好,不然若是知道了怕不太好。“

刘氏摆摆手跟二儿媳妇解释,“你冯嫂子和你表姐在娘家做姑娘时关系就好,你冯嫂子命不好,摊上冯奎这个短命的冤家,娘家也没什么人帮衬了。这几年村里家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虽说都伸手帮冯家了,可谁都没有你表姐帮的多,我和你爹都看在眼里,这点小事不打紧的。”

元真又吃了口鸡蛋在心里算账,乖乖,给自己治伤花了不少呀,听说之前就已经花了十几贯钱,还有三贯药钱没付,在加上谢礼的钱这都能买二亩地了。

宋氏舀了勺蛋汤喂了元真慢声细语的,“弟妹想的周到,不过这事听咱娘的没错。”

郭氏点点头又说起别的事,“娘前天让准备的一笆斗面我拿出来放到背篓里了,等天擦黑了我就和泽武送去给五婶子。对了,咱家的细粮也不多了,这次买粮娘看着在买点。”

刘氏拢了拢元真一撮子翘起的头发叹了口气,“送面的事先放放,你五婶带着玉丫头住在南村的后尾头,我老觉得的不安全。她身子不好受不得寒,我和你爹商量了,不如把她娘俩接来咱家过,往后想回去了再回去,不想回去就长住。这样不用她另起锅灶,也省的咱们送粮食、送炭时南村的那些人七嘴八舌的给她娘俩添堵。”

妯娌俩听了这话又是高兴又是难过,高兴的是全家都喜欢五婶娘俩,冬日里没农活,不怕五婶子闲不住偷偷地帮着干活不好好休息养病,接来也就是多两双筷子的事。难过的是族亲靠不住,她们这出了五服的时不时送点东西过去接济孤儿寡母的,那些人还嫉恨的要命,难道谁都不管眼睁睁的看着娘俩在冰天雪地里去死不成?

郭氏性子烈是个泼辣的,听了这话挑高了秀气的眉尾,“那些人就会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碟。以前五叔跑船的时候风光,他们哪家子不是上杆子巴结着。现在不过是看五叔外出这么多年没个音信,宝娃又溺死了家里没了男丁可劲的作践五婶子娘俩。”

宋氏又喂了元真口热汤附和道,“那群坏了良心的就等着五婶子熬不住了,他们好分了那几亩地呢。孩子夭折了不给下葬还要扔到老狼沟里去,说是夭折的孩子下葬晦气,既然晦气他们为啥提出只要五婶给族里五亩地,宝娃就可以在家地里下葬?”

提起那早夭的宝娃刘氏抹了把眼睛,“是有夭折的孩子不给进祖坟的理,可是没说连自己家地里也不给下葬的。算了,咱们都搬出来那么多年了,你们妯娌俩记住了,今后不要跟南村那边打交道,这么多年咱们在北村过的挺好,村邻们虽然都是外姓可是和善,就算苦一点也比当初在南村过得舒心,说起来还是你奶奶有远见呐。”

妯娌俩称赞了已经过世了的奶奶几句,娘三个喂完了饭又把元真放在床上休息就出去了,家里还有好多事忙呢。这个小身板到底只有四岁,又重伤后精神不济,元真也就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