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老者见到刘宗儒急切的表情,强忍着笑意说道:“别着急,我还没讲完。老头子我这段时间住在仓头镇西北三十里处的渭阳书院,你要是想知道更多儒门相关的事情,就拿着这枚鱼钩去书院寻我。”
夕阳西下,芦苇飘荡,一灰发钓鱼翁沿着河边悠然的走着。
“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钓鱼老者喃喃自语。
明汉帝国三年一次的童试已经全部结束,朝廷学政司也已经发布了相应的官文,对于此次童试结果官方盖棺论定。童试产生的甲、乙、丙三科成绩,分别对应了三个级别的生员。甲等廪膳生员,简称廪生。乙等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丙等附学生员,简称附生。廪生由朝廷供给膳食,而增生和附生是没有的。这也是所有学子看中甲科成绩的原因。
距童试发榜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月余,那些榜上有名的学子,即将准备赶往新的学习场所追求他们的功名之路而那些名落孙山的学子,则陆续返回各自的私塾继续寒窗苦读,准备三年后的童试。凡是总有例外,就像人世间的种种事情一样,总有那么一些不同的选择。范季淹的选择就是这次的意外之一,考中乙科二等的他并未按照他人理解的那样安安稳稳当个增生。而是选择了继续回私塾复考三年后的童试,立志要考中童试甲科案首。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吾辈学子,立学当争魁首,岂能屈居于人下?”。而另外一个意外就是刘宗儒的选择,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被选择。
在童试中被人顶替之后,刘家上下为了刘宗儒能获得生员的资格,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只证实了一点,让刘宗儒继续去府、州、县学求学是有可能的。
“父亲,你是说咱们儒儿还有机会成为生员,继续府学或者县学”刘贤急切地追问刚从下邽县学政司打探消息归来的父亲刘文兴。
刘文兴喝了几口儿媳递来得茶水,带着无比肯定的语气说道:“是的!唉,能用上的关系都用上了,银子也花了两百多两,总算是摸到了点门路。”
刘贤听闻父亲的话后,立即一改先前脸上的愁容,转而兴奋地说道:“父亲,您所说门路是什么?”
正所谓:
梦里一场毕竟梦,泥鳅翻身终是泥
渭川边上遇钓翁,芦苇荡中辨道儒。
自古唯有道仙术,岂闻儒门皆道生
倾尽家财金作路,黄天终未负苦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