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华夏,历五千年而屹立于世界之东方,受之敬仰。
然我华夏虽经千年之荣光,战争之相伴,直至今日。是人之恶?或是人之善?造成今日之局面,究欲为何?
上古之部落,相并而成国,国有其主,遇敌御之国外,文治于国内。建国之事为公?为私?谁能言之,或有一时之心愿,救天下于水火,成天下之英主,谁能为之?
今人随古人而延续,古之国延续至今日,而被后人而称之,为圣贤?为奸党?皆为一种感情之断言也。吾以为人之生存,关乎衣食之利益,其后而有精神之余力,为其所行之事也。
上古之时,周武王帅兵以伐商,商帝辛自绝而死,而周朝成,传之后世,享沐八百年之荣辱也。周人之礼,传至后世,为儒家所继。
周平王迁都洛阳,为东周,时春秋乱世起。据史料言:“观戎狄,不如诸夏。”可断为当时之华夏已有种族之分,为戎狄,为诸夏。为众国认同也。
然周天子权利日益衰弱,诸国战乱皆起,或为天下之利,或为自我之欲望。春秋及并,战国而起,据时达数百年之久,及秦初并天下,已有四百年之久耳。其中战乱死亡之人数,谁能记之?人间之悲欢,有几人所痛哭?几人而乐?皆随时间之利刃,穿透而过,而之一切逝于千载。
战争之气息,远之千年,世人凭史而述其事,怀念古之一切,叹息哀吊。
秦时明月照古人,今日之月照今人。古人不见后世月,后人不见古时月。皆为一时之悲调也。
生命之宝贵,人人皆识其中之理。但世人大多以荒废时间为一生之业,而增宁人之厌也。
秦暴而亡国,惟记始皇嬴政之力,扫平天下,万世以下皆尊祖龙,其名传之万世,华夏一族若亡,其名而没乎?
汉继秦统,传之四百余年,其汉名为后世华夏族之代称。
华夏之族传之愈久,其罪恶未可量哉!杀人,奸淫,诸多往事,谁可知之?惟天可知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