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邻国与神秘部落的联合侵犯后,小逸皇帝更加勤勉于政务,致力于将国家推向新的高度。他深知,这盛世的延续,不仅在于抵御外侮,更在于内修文德、发展民生。

一日,小逸在御书房中与几位重臣商议改革科举制度。“诸位爱卿,如今国家繁荣,人才需求日盛,现行科举制度虽选拔出诸多贤能,但仍有改进之处。朕认为,应拓宽选拔范围,不仅考察经史子集,还应注重策论实务,让有才之士能更好地为国家所用。”

大臣们纷纷点头,礼部尚书进言:“陛下圣明,此议甚好。不过,改革科举乃大事,需细细规划,从长计议。”

小逸点头称是,此时,太监匆匆入内禀报:“陛下,太皇太后和太上皇求见。”小逸赶忙起身相迎。

林婉兮与萧逸尘步入御书房,见众人正讨论科举改革,林婉兮微笑道:“听闻陛下欲改革科举,老身与太上皇也有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小逸连忙说道:“皇奶奶和皇爷爷所言,定是金玉良言,孙儿求之不得。”

萧逸尘缓缓道:“科举改革,首在公正。选拔人才,不能只看文章,还需考察品德。可增设举荐环节,但举荐之人需对被举荐者品行负责,若有不实,连坐处罚。如此,方能确保选拔出德才兼备之士。”

林婉兮接着说:“此外,可在各地设立学堂,让更多寒门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对于家境贫寒但学有所成者,朝廷应给予资助,让他们安心求学,为国家储备人才。”

小逸听后,眼前一亮,连声道:“皇爷爷和皇奶奶所言极是,孙儿定当仔细斟酌,将科举改革之事办好。”

在林婉兮与萧逸尘的建议下,小逸开始着手科举改革。经过数月筹备,新的科举制度正式颁布。消息传出,天下学子欢呼雀跃,纷纷为这一变革点赞。

随着科举改革的推进,各地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朝廷选派了优秀的教师前往授课,一时间,读书之风盛行。

在改革科举的同时,小逸还将目光投向了农业发展。他深知,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基。于是,他派遣农官到各地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改良农具。

这日,小逸带着林婉兮与萧逸尘微服出巡,来到一处农田。只见农民们正在使用新的农具耕地,效率大幅提高。一位老农见小逸等人,热情地打招呼:“几位客官,快过来歇歇脚。如今这新农具可好用了,多亏了朝廷的好政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