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结束后,玉不识很是松了一口气。她听着系统报给她的观看值,很是满足。

“好了,接下来该准备杜甫的内容了。诗圣啊,需要好好准备一下。”

******

大家看着天幕渐渐模糊了画面,慢慢恢复了往常如水般清透。

蓝天白云,悠悠然如常。

但天幕底下尚未完全冷静,还沉浸在李白那瑰丽梦幻的诗中世界。

唐朝。

作为距离李白生长的朝代,加上时间也近,他们是最能欣赏李白那浪漫俊逸又洒脱豪迈的诗作风格。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世民回味天幕上解说过的李白的诗,很是欣赏。“志气很好。”

他身边陪着一同观看天幕的众大臣纷纷称是,也说着自己的理解。

贞观一朝,上至帝王下至百官,多是卷王,对着王孟两人清新俊逸的山水田园诗虽然也是很喜欢,但对着李白这样激昂壮阔的风格更为赞赏。

还是那句话,贞观开年,受前面多年战争影响,百姓更需要的是恢复生产,帝王和百官们想要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一起卷岂不是更好?隐世退避,尚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

况且李白其他的诗也是写的极好的。

“也不知道李白是哪一朝的人。”

“我记得,前面有提到‘玄宗’?”

这句话一出,大家皆是面面相觑。

等等,“唐玄宗”?

在场的多是才高八斗、博闻强识之人。对庙号的选择也是所知一二的。

庙号为“玄”,玄宗,道也。

李世民心情有些郁郁,也不知道这个后辈是怎么做的,居然得了个“玄”字。

这个庙号意味深长啊。

大家看向自家的陛下。

李世民暗自纠结了一会儿,大手一挥,说道:“算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唐玄宗’后世评价如何也不是我能管的,况且具体情况如何尚且未知,再看看吧。”

朝廷的重点在诗人作品中透出的信息,而,但街坊四邻间,讨论的重点全在李白和诗词上了。

“李白是真神仙吧,不然他的诗是怎么写出来的?”

“他写月亮很有一手嘛……”

“他写景也很厉害啊,《蜀道难》写的可真是好啊!”

“我倒是对他诗中的美人很好奇。也不知道那个杨贵妃究竟是美到了什么程度,李白这样夸耀她的美貌……”

“都是贵妃了,能不好看吗?”

好的,这个理解角度也很对。

“王右军确实潇洒不凡。”

“倒是他前面提到的秦……秦朝,不是残暴无道、骄奢淫逸,怎么看李白写的好像很是雄伟厉害?”

“他写这个是为了劝诫他那个圣上吧。迷信仙神对于……不是个好事啊?”

三三两两的言论发生在各个地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