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李浩然和张蕾早早便准备好了出发。两人骑上自行车,前往距村子不远的县城。虽然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相对落后,但县城的距离并不远,骑车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一路上,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田野的绿意盎然,仿佛也在为他们的计划加油助威。

李浩然心中充满了期待,虽然之前并没有系统地接触过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但他通过书籍和现代的经验,知道了一些可以用来改善农业生产的方法。而县城的农业技术部门以及农资店,无疑是他获取更多资源和信息的最佳途径。

“浩然,今天去县城我们是主要为了买种子对吧?”张蕾骑在李浩然旁边,轻声问道。

“是的。”李浩然点头,“我打算去看看有没有适合我们这片土地的作物种子,特别是一些抗病性强的品种。还有,如果能找到一些先进的农业工具,也许能帮我们提高效率。”

“嗯,听起来不错。”张蕾笑了笑,“我爸妈也总说,咱们这儿的土壤有点酸性,种一些耐酸性强的作物可能会更好。”

“对,这也是我考虑的重点之一。”李浩然说道,“不过,具体的情况还得去县城请教一下专业人士,看看他们有什么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骑行,他们终于到达了县城的郊区。县城的规模并不大,但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李浩然和张蕾首先去了当地的农业技术部门,那里有一些农学专家和技术员,专门提供农业上的咨询与服务。

一进入农业技术部门,李浩然就感到一股浓厚的气氛,四周堆放着各种农业书籍、工具和设备,墙上贴着一张张农作物品种改良的宣传海报,显得非常专业。

“请问,有没有适合我们村里这片土地的作物种子?”李浩然向一位正在整理文件的工作人员询问。

那位工作人员抬起头,眼睛亮了一下,似乎对李浩然的问题感兴趣:“你们是做什么的?是什么样的土地?”

“我们是农村的农民,刚开始尝试改良土壤,想通过引进一些抗病性强的种子来提高产量。”李浩然简洁地介绍道。

工作人员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你们需要的种子最好是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的,尤其是耐酸性强的作物。你们可以试试水稻、小麦或者某些耐旱的蔬菜品种。”

听了这些话,李浩然心中略微有了些方向,但他依然想要更详细的了解:“那您能推荐一下具体的种子品牌吗?我们还不太了解这个市场。”

工作人员沉思片刻,走到架子旁,拿出几本种子目录册,翻开其中一页:“你可以看看这几种水稻和小麦品种,它们不仅抗病虫害,而且适应性强,特别是在干旱和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他指着目录上详细介绍的几种农作物,继续说道,“如果你们的土壤比较贫瘠,也可以考虑施用一些复合肥料,增强土壤的肥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