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女儿气定神闲地跟柜员办理手续,赵常跃的双眼微红,心中涌起无限自豪:这就是自己的女儿!

想不到这孩子小小年纪,居然赚了这么多家当。谁说女子不如男?有多少人的儿子能比得上自己女儿?

赵予舒的保镖赵锋,也在旁边一个窗口办理五年期定期。不多,6万元,其中至少三分之一是赵予舒发的奖励。这就是跟对人的好处。

陈真有样学样,把所有资金办成五年期定存。

舒玉善存了一笔五年期定期,居然有8万元。这是赵家商店两年的利润。第二次续租后,商店一直是她在打理。所得利润扣出租金后,都由她一个人收着。

老人平日里花销不多,加上逢年过节子女孝敬的零花钱,竟也攒了不少。

不怪向莲华非得自己开店赚钱。帮自家工厂干活,赚的钱都在老公账上。落到自己手里的那点钱,也贴补到这个家了。

老公和女儿都是千万身家,自己47岁才攒下30万家当。想想就不平衡。开店虽说赚得也是辛苦钱,但比帮男人干活挣得多。还不用带他分,多爽!

见大家都办好了定存业务,赵常跃对等在一边的母亲说:“今天大家都高兴,要好好庆祝一下。

我们去‘赵家老街坊饭庄’吃个饭,饭后赵锋把我妈送回村里。晚上她就不用做饭了。”

赵予舒满脸喜色:“对,今天大家高兴,是要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向莲华在银行办完业务,就直接去了饭店。今天大家都去银行办事,婆婆大概率也来了,办完事肯定会来饭店。

嫁入赵家这些年,跟婆婆没吵过架也没被苛责过。但在这位大小姐出身的婆婆面前,穷苦农民出身的自己,总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向莲华一直想让婆婆过来饭店,让她看看,自己这个儿媳妇有多能干。之前老人家一直以路途太远推辞。

知道婆婆今天可能会来,向莲华早早就跟厨房打过招呼,一定要做拿手好菜。

这是向莲华自己钻牛角尖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原本就很难找到共鸣点。

一个祖父是地主的小姐,从小锦衣玉食,跟大学毕业的地主家少爷结婚。因为时代的原因,儿子娶了祖辈是贫下中农的她,两人能有啥可聊的?

赵锋将车子开到饭庄门口,向莲华快步上前挽住舒玉善的胳膊,热情招呼:“妈,你今天可算来了!

走,我带你参观一下我的饭店。今天刚好出了新菜,你老可真有口福。”

她边走边介绍饭店的布置:“一楼是堂食。二楼都是包厢,每一间的装修风格也不一样。包厢的最低消费是80元,还要加服务费。”

舒玉善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出身,虽已70多岁,举止依旧优雅贵气。齐耳短发整齐干净地别在耳后,手上金戒指、金手镯一个都不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