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06 年,刘邦先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深得民心。
然而,刘邦的举动引起了项羽的不满和警惕。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
此时,刘邦的兵力仅有十万,与项羽相比,实力悬殊。
项羽的叔父项伯,因与张良有旧交,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即将攻打刘邦的消息告知,想劝张良逃走。
张良得知后,立即将此事报告给刘邦。
刘邦大惊失色:“这可如何是好?项羽势大,我军难以与之抗衡。”
张良问道:“是谁为大王出此计策,让您派兵把守函谷关?”
刘邦无奈地说:“是有个鲰生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我就听了他的话。”
张良说:“大王估计自己的军队能够抵挡项羽的军队吗?”
刘邦沉默片刻,摇摇头说:“肯定不如啊。那现在该怎么办?”
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就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
刘邦问:“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张良说:“秦朝时,项伯和我有交往,他曾经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情况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
刘邦说:“你和他谁年长?”
张良说:“项伯年长于我。”
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张良出去,邀请项伯进入营帐。
刘邦连忙起身迎接,捧上一杯酒,向项伯敬酒,并约定为儿女亲家。
刘邦说道:“我入关以后,秋毫无犯,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项王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项王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详细地替我向项王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项伯答应道:“好,我会替你向项王说明。但你明天一早一定要亲自向项王谢罪。”
刘邦点头称是。
项伯连夜回到项羽军中,把刘邦的话转达给项羽,并劝项羽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能轻易入关呢?现在人家有大功而你却要攻打他,这是不义之举。不如好好对待他。”
项羽犹豫了一下,说道:“叔父所言也有道理,且看他明日如何解释。”
第二天一早,刘邦带着一百多名随从来到鸿门,向项羽谢罪。
刘邦说道:“臣与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河北作战,臣在河南作战。然而,臣没想到能先入关破秦,得以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如今有小人在中间挑拨离间,让将军和臣产生了嫌隙。”
项羽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
项羽设宴款待刘邦,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鸿门宴”。
宴会上,众人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藏玄机。
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但项羽默然不应。
范增心中焦急,起身出去,召来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不忍。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项庄进入营帐,向刘邦敬酒。
项庄说道:“沛公,我来敬您一杯。祝沛公福寿安康。”
刘邦举杯回应:“多谢壮士。愿项王与壮士旗开得胜。”
敬完酒后,项庄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羽说:“好。”
项庄拔剑起舞,剑势直指刘邦。
项伯见此情形,也拔剑起舞,用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得逞。
张良见情况危急,赶忙出去找到樊哙。
张良说道:“情况危急,项庄剑,意在沛公。”
樊哙说:“那我进去,与主公同生共死!”
樊哙带着剑和盾闯入营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