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若渴觅师者
苏云澜轻叹口气,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眼底的坚定。
“资金的事,解决了大半,只是这寻访名师,怕是比筹钱更难。” 她纤细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敲击在萧煜寒的心上。
萧煜寒深邃的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心中涌起一丝心疼。
他知道,重建书院是苏云澜的心愿,也是她为这个时代播撒希望的种子。
他握住她的手,宽厚温暖的掌心包裹着她微凉的指尖,“澜儿不必忧心,万事有我。” 低沉的嗓音如一缕暖阳,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
回到家中,苏云澜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几个名字,每一个都赫赫有名,在当地学界享有盛誉。
萧煜寒在一旁静静地研墨,目光随着她的笔尖移动,浓厚的墨香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这几位,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只是……”苏云澜的语气带着一丝犹豫,“他们大多固守传统,未必肯接受书院新的教学理念。”
萧煜寒沉吟片刻,“澜儿不妨先去拜访一下,或许能有所收获。”
次日清晨,苏云澜带着萧十八少爷,前往城郊拜访赵夫子。
赵夫子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在当地颇有威望。
抵达赵府,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一处幽静的书房。
赵夫子正坐在书桌前,手捧一本古籍,摇头晃脑地吟诵着。
他须发皆白,一身素雅的长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气质。
听到脚步声,赵夫子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苏云澜身上,带着一丝审视。
“四少夫人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他的语气淡漠,带着一丝疏离。
苏云澜说明来意,赵夫子听后,只是淡淡一笑,“重建书院?如今世道艰难,读书又有何用?老夫只想安享晚年,潜心研究学问,对这些俗事,不感兴趣。” 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似乎并不想与苏云澜多言。
萧十八少爷在一旁看得着急,正要开口,却被苏云澜拦住。
她微微一笑,“赵夫子此言差矣……”
苏云澜不急不缓地从袖中取出一叠纸,双手恭敬地递到赵夫子面前,“夫子,这是我构想的书院教学规划,还请夫子指点一二。”
赵夫子本不欲接,但苏云澜清澈坚定的眼神让他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伸手接过。
他漫不经心地翻看着,然而,随着他一页页地深入,原本漫不经心的神色渐渐变得认真,眉头也微微皱起,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苏云澜观察着赵夫子的表情变化,心中渐渐燃起一丝希望。
她适时地解释道:“如今世道动荡,百姓更需知识武装自己。我打算在书院引入一些新的学科,比如农耕、水利、医术等等,让学子们不仅能读圣贤书,也能习得实用之术,将来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赵夫子听到“医术”二字,目光一亮,他指着其中一页问道:“这……这可是失传已久的《青囊经》残卷上的内容?” 他苍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苏云澜微微颔首,“正是。我偶然所得,希望能将其发扬光大,造福百姓。”
赵夫子激动地站起身,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妙哉,妙哉!若真能将这些失传的医术重现于世,老夫……” 他突然停住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苏云澜,“四少夫人,老夫有一事相求!”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苏云澜的脸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眼波流转,嘴角噙着一抹自信的微笑,静静地等待着赵夫子的下文。
在不远处,萧煜寒一直静静地看着苏云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