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帝此次出征打残打废托因的信心十分坚定。这个信心是托因给的,因为托因的全部大军居然就驻扎在了大宇的“家门口”。
托因统一蒙古草原后,第一件事就是离开乌兰古木这穷困的犄角旮旯,将都城定在了昭莫多。此次进犯大宇朝,托因率部众一路南下,二十多天后到了集宁路(现在的乌兰布统)安营扎寨。
托因选择集宁路做大本营其实也是考虑得比较周到的。集宁路距离大宇的京城不过600余里,时机合适先头部队几天就可以攻进大宇的京城。此地距离北靖王府的辽阳郡1200余里,还可派出一部伏击北靖王的援军。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最适合蒙古骑兵作战;后背就是七老图山,真有万一还可退守。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地形都是对己方最有利。
按常态分析,托因的战略战术都没有大问题。他所率号称三十万大军,真正人马只有二十万,骑兵占到八万。
这八万人不说以一敌二,至少可以以二敌三,也就是说要达到兵力相当,大宇至少要出动十二万骑兵。据托因得到的情报,大宇的京卫军加上辽东的北靖王郡的骑兵也不过十二万,但不可能全部出动,要留一部分看家。建武帝还可以动用西宁府两万骑兵,只是需要从两千里以外的西宁郡王驻地威虏卫(今甘肃金塔县附近)长途奔袭,届时只要途中拦截,以逸待劳。
如果大宇朝出动火枪兵,托因心中更是有底了。
经过上次的战场实地观摩,统一蒙古草原后,托因按照大宇火枪军的模式,花重金购买到了规格统一、最先进的火枪,又严格按照大宇的火枪兵战术训练。仅那训练用的子弹就几乎让托因把从蒙古王公大臣家搜刮来的金子全造光了。几年下来,一万火枪兵排队形、站位、射击、前进、旁撤、后退……简直无可挑剔。托因坚信他们蒙古火枪兵如今毫不逊色大宇的兵。
七七八八算下来,托因认为此次必定一雪前耻。
若是深入蒙古腹地攻打对方,建武帝还真不敢说毕其功于一役。莫说大宇兵不适合深入大漠作战,单是千里出击几十万人的粮草辎重就能把大宇朝拖垮。汉人士兵真的没办法在断粮时在草原上抓几只沙鼠也能对付一顿。现在在家门口作战,军费开支大大减少,也方便后援部队及时赶来。
建武帝此次亲征确实从京城只带出了十二万人马,其中骑兵也只有五万,另有大炮一千门。早在他离京之前便传旨北靖王先率八万人马、其中四万骑兵做为东路军;西宁王则带五万人马、其中两万骑兵做为西路军,也是提前从威虏卫出发。
总计十一万骑兵,比托因预计的还要少;总兵力也才二十五万。并非建武帝轻敌,而是建武帝次坚信子母炮的威力。
待十二万大军开到集宁路后,在距离蒙古大营二十里开外安营。等待东西两路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