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1963年3月5日
香港
田之雄到香港的第三天就搬到莫之英的住处,嘉咸街的一处三层楼的二楼,莫之英在这里租有两间房子,腾出一间让田之雄暂住。
田之雄十几年前就对香港的街道很熟,虽说这些年盖了些高楼,但主要集中在中环附近,这一带变化不大。
他打量着周边环境,越看越觉得莫之英选择住这里的妙处。从站里走五、六条街,便可到这里,再往前就是干诺道,往左走几条街就到皇后大道,四通八达。到了晚上,嘉咸街是香港着名的宵夜集中地,各色餐馆、大排档、“推车仔”、麻雀馆、赌档、按摩店齐聚整条街,人头攒动,分外热闹。不但生活极其便利,更关键的是一旦有情况,便可很快地从纵横交错的小巷中迅速脱身,消失在人群中。
下午,莫之英跟他打了声招呼,说有条船从台湾过来,他要去接货,让他下了班先自行回住处,晚上带他去认识几个兄弟。莫之英知道他对香港路熟,便急急忙忙先走了。
田之雄先去站里的会计那里拿到了预支的一个月薪水。他那笔2000两黄金奖金,从台北出发前,让局里换成了港币支票,他并不想动哪怕一分钱。昨天,找站长批准预支薪水时,丁站长还开玩笑说,罗组长,你现在是富翁了,怎么还要预支薪水啊?他打着哈哈说,那笔钱要等把老婆接出来后赎罪上交的。
田之雄出了站里,顺着弯弯曲曲的半山道下山,打算走回去,顺便观察熟悉一下街道。当他走下山拐上街道时,下意识地感觉马路对面一个穿风衣的男人有意无意地多看了他两眼。他心里蓦然一惊,汗毛都警觉得竖起来,脑子里突然想起在政法干校被于鼎训的那一幕,师父的话仿佛回响在耳边:“一个优秀的侦察员,要随时处于高度的警觉状态,脑后一定要长眼睛,尤其在敌后,每个汗毛孔都要打开,去听!去闻!去感觉!否则你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是啊,自从通过了台北的审查,他以前一直绷着的戒备心有所懈怠了。他不由得告诫自己,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强敌环伺,又联系不上组织,只能靠一己之力去摆脱困境,万万不可大意!
他用余光记住那个人的特征,稍稍加快了脚步,想看看那人是否跟上来。还好,那人貌似没跟上来。
田之雄走过两条街,放心不下,在等红绿灯时,做了一个决定。当绿灯亮起,他在人群中加快脚步,走到马路对面时,像想起什么事情一样,突然转身再次从斑马线走回来。
果然,他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形,只不过脱下了风衣搭在手上。那人正想加快脚步,被突然返回的田之雄弄了个猝不及防,只好强装镇定地与田之雄擦肩而过。
田之雄心里迅速做出了判断,跟踪他的人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组织上得知他已到香港,急于和他取得联系;要么是情报局对他仍然不放心,在监视他;而这两种情况,他都不会有生命危险。
原来他打定主意趁莫之英没回,他去一趟与陈处长约好的情报交换点,把他已到达香港的情况和陈明远反映的湘江计划的重要情报传回去。可这个跟踪者身份不明,他不敢贸然行动直接去交换点。想到这里,他索性回过头,不紧不慢地继续边逛街,边朝住处走去。如果是组织上的人,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告知他在香港的住处。
路过书店,他进去买了小楷毛笔、白纸、毛边纸、书法字帖以及好几种字典、词典;走过几个杂货店,他又买了些水果、糕点、西湖藕粉、消毒药水、白醋和淀粉。看似漫不经心,却把密写的材料和约定的密码本:一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的《古文观止》备齐了。即使随后有人查问,也看不出他买的这一堆东西有什么异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