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对静儿来说,就像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让她心里特别紧张。眼看着考试一天天临近,那种紧张感越来越强,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揪着她的心,让她吃不好、睡不香。静儿是个懂事的孩子,她不想让家人担心,就把自己的焦虑藏在心里,不跟家人说。
每天放学后,静儿就关上自己的房门,开始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她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熬过这段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是,心里的恐惧和焦虑就像潮水一样,不断地侵蚀着她的信心,让她在黑暗中苦苦挣扎。
长期的焦虑导致静儿出现了手部颤抖、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静儿选择通过过度努力来提升自己的成绩,她每天熬夜复习,试图通过更多的学习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效果有限,还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的过度疲劳。
终于有一天,吃饭的时候,静儿的筷子又掉了下来。奶奶注意到了,一开始以为是静儿不小心,但筷子一次次掉落,让奶奶心里起了疑。奶奶关切地问:“静儿,你的手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静儿的脸一下子红了,她低下头,小声说:“奶奶,我没事,可能有点累。”奶奶看着她,知道静儿一定有事瞒着自己。
晚上,奶奶轻轻敲开静儿的房门,看到静儿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笔,却写不出一个字。奶奶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轻声问:“静儿,告诉奶奶,你的手到底怎么了?”静儿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她抽噎着说:“奶奶,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的手好像没力气了,连笔都拿不住……”说完,静儿就瘫软在椅子上,哭得特别伤心。
奶奶心疼地看着静儿,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安慰她说:“静儿啊,奶奶知道,这都是因为你心里压力太大了。孩子,你别怕,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阶段,不管结果怎样,我们家人都会支持你的。”奶奶的话让静儿心里暖暖的,她觉得奶奶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她黑暗的心。
奶奶曾经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她分析了静儿的压力来源,静儿的一是外部期望,父母为了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重金购置房产,并将她送入私立学校。
这种高投入带来了高期望,静儿深知父母的付出,因此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目标,认为只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才能回报父母。
二是自我期望,静儿是一个懂事且努力的孩子,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父母的期望,同时也为了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考试的重要性,中考的淘汰率几乎会淘汰接近一多半的学生,它不仅决定了学生能否进入理想的高中,还间接影响到未来的高考和大学录取。这种重要性让静儿对考试结果格外在意,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
奶奶轻轻地拍着静儿的手,温柔地说道:“孩子啊,别憋在心里了,把你所有的恐惧和焦虑都跟奶奶说一说吧。”静儿抬起头,望着奶奶慈祥的面容,眼眶渐渐湿润,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奶奶,其实我真的好害怕自己考不好。每次想到这个,我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一样,难受极了。我总觉得要是没考好,就会对不起爸爸妈妈。您也知道,他们为了供我读书、给我报各种辅导班,花费了太多的心血和金钱。我真的好担心会让他们失望……”
奶奶静静地坐在那里,认真倾听着静儿的诉说,她那双充满关爱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静儿,时不时地点点头,用眼神向静儿传递着理解和支持。等静儿稍微平静一些后,奶奶轻声问道:“乖孙女,那你觉得你爸爸妈妈到底有多在乎你的成绩呢?”
静儿咬了咬嘴唇,犹豫了一下,然后缓缓开口道:“奶奶,其实爸爸一直对我的学习成绩非常看重。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如果我考试没考好或者做题做错了,爸爸就会大发雷霆。有好几次他甚至动手打了我,还有一次因为太生气直接摔坏了家里的东西。从那以后,我只要一面对考试,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爸爸愤怒的样子,这让我更加紧张和害怕了。”说着说着,静儿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
她知道静儿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安慰,她可能有童年心理创伤,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来缓解压力。
奶奶说:“静儿,你知道吗?压力就像一个气球,如果你一直往里面吹气,不放掉一些,气球就会爆炸。你心里的压力也是一样,你要学会释放一些,不然就会像气球一样承受不了。”静儿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奶奶教静儿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等。她让静儿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然后慢慢地呼气,感受身体的放松。静儿按照奶奶说的做了几次,感觉心里平静了很多。
奶奶对静儿说:“静儿,你要相信自己,你已经很努力了。考试只是检验你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不是决定你未来的一切。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我们的好孩子,我们都会支持你。”静儿听了,心里充满了力量。
奶奶决定帮助静儿调整作息时间,确保她有足够的休息。她告诉静儿:“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更重要。你每天晚上必须在10点前睡觉,早上7点起床,这样才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静儿虽然有些不情愿,但看到奶奶坚定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