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只有一户人家,便是潘久年的别院。

胡人围住要塞时,董飞予就领了密令,以严查城内细作的名义悄然将潘久年的家眷转移到了此处。

未料想,少年随那名亲兵下来组织苦力,下得城楼便很轻松的找到了这里,董飞予当时吃惊不小。

不知这名声与苏老举人一样糟糕的少年意欲何为?

既要防着闹事的贼人,又要防着少年,董飞予十分恼怒,可随着少年轻而易举的发现并斩杀了一名胡人细作后,他才稍稍安心。

从某种程度讲,要塞能否防住,要看潘久年的决心,而影响潘久年决断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其家眷,老娘外加独女。

所以,这两个人的安危至关重要。

董飞予既是潘久年的心腹,更是满腔热血的周家儿郎,无论潘久年作何决定,他都早有打算,尽心护主,誓与要塞共存亡。

然而守在此处,不能上阵杀敌,让董飞予无比遗憾,碍于潘久年的严令,潘胜泣血般的请求,他不得不缩在阴暗的巷子附近保护镇守使大人的家眷。

让董飞予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处僻静所在居然凶险迭生,若不是少年助阵,他差不多已死了两回了。

“你叫什么?”董飞予斩杀了那名持短斧的汉子,径直来到少年身边。

“……”

少年不说话,不是木讷,而是懒得说。

“你的本领是跟苏老夫子学的?”董飞予又问,他不喜苏艺,与之接触不多,就更不了解常跟在苏艺身边的少年了。

“我姓郑,老头儿叫我郑蛮子。”

“呵呵,这名字……”董飞予摇摇头,心中更加不喜,“这老东西起个名字也如此欺负人。”

“……”

“行了,我去宅院看看,你也放松一下。”

董飞予离去,少年却在阴影里隐藏的更深了。

小巷周围安静下来,四下里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附近时不时的能见到几具尸体,有细作和盗匪,也有不明身份的人。

当然,尸体中还有董飞予的亲随,他带来的九个人除了四名守在院内的悍卒,其余五个都死了。

此时,镇内的打杀声也渐渐敛去,潘胜血腥的弹压终于取得了成果,他手边不仅有百人刀斧队,还有董飞予麾下近七百名精壮士卒,再搞不定也不用去见他家老爷了。

双峰要塞出现了开战以来难得的宁静,忽有布谷鸟鸣叫,是董飞予传来的安全信号,老街另一头杂乱的马蹄声也渐渐消失,想来潘胜回城头复命了。

家眷平安,镇内细作和叛乱者被宰杀干净,城头再添数百生力军,听到一连串好消息的潘久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如此,扛住胡人第二波攻击应该是大有希望的吧?

抬眼再看苏老夫子,他依然如老僧坐定,对潘胜表功式的喜报充耳不闻,这时候他不看天上的云了,而是闭目养神。

“装神弄鬼,我呸!”

不远处的刘千户对苏艺痛恨之极,他右肩中箭,到现在都没敢拔出来,那是狼牙箭,箭头带倒刺,一拔一块肉啊。

若不是这老匹夫竭力说服镇守使大人死抗,他此刻已经带着细软和亲随去孟浪山快活了,倒霉催的,潘久年这坑货也是耳根子软,再打下去,真要老命了。

而邵千户此刻的面色也非常难看,他被飞锤击中右胸,幸亏那飞锤先砸中了城垛,弹了一弹才砸到他身上,势头已去,自然不会造成大伤,但也疼的龇牙咧嘴,半边身体都使不出力气。

潘久年冷眼扫视了刘邵二人,没说话,他心里有数。

手下三个千户,最能打、也最忠心的是董飞予,最滑头、最没底线的是刘光通,邵广有点小聪明,但也仅此而已,总体堪用。

刘、邵对苏艺的不满是有指向性的,实则就是对他潘久年不满,二人在城头拼死抗敌,董飞予却不见了踪迹,镇守使大人一碗水端的未免太歪了吧?

此刻正是用人之际,潘久年不便发飙,但已下定决心,待此战结束,熬到值期届满,定要你刘光通的狗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