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夏天,阳光热烈地洒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都镀上了一层金边。莫楠站在自家院子里,手中紧紧握着那封来自一本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脸上却没有太多的喜悦。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他的发丝,可他的眼神却有些空洞,思绪飘向了远方。

“莫楠,你看你,站在那儿发什么愣,还不赶紧进屋收拾收拾。”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破了短暂的宁静。莫楠回过神,默默地走进屋里,将通知书放在桌上,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他的动作机械而迟缓,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疲惫。

从小到大,莫楠都生活在父母严格的要求之下。小时候,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耍,他却被关在家里学习;考试没考到理想的分数,迎接他的不是安慰,而是严厉的斥责。上了高中,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莫楠时常感到力不从心。而母亲,不知从何时起,开始逼着他吃精神类药物,说是为了让他能更好地学习,保持精神状态。

“妈,我真的不想吃这些药了,我感觉自己没什么问题。”莫楠曾多次向母亲哀求。

“你懂什么?这都是为了你好,吃了药你才能集中精力学习,将来才有出息。”母亲总是这样回答,语气不容置疑。

莫楠无奈,只能默默忍受。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生活要被这些药物和父母的要求填满,他渴望自由,渴望被理解。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莫楠也回到了家中,开始了漫长的居家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和父母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他习惯了晚睡晚起,偶尔打打游戏放松一下,却被父母视为异常行为。

“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玩游戏,不务正业,你这是要气死我们吗?”父亲愤怒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我只是在休息,我每天学习那么累,玩会儿游戏怎么了?”莫楠也不甘示弱,大声反驳道。

“休息?你这是堕落!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努力学习,你却在这里浪费时间。”母亲也在一旁指责。

莫楠感到无比委屈,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父母总是看不到他的付出。他试图解释,却总是换来更激烈的争吵。每次争吵过后,他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仿佛置身于一个黑暗的世界,找不到出口。

2021年7月29日,阳光依旧灿烂,可莫楠的世界却在这一天彻底崩塌。父母满脸笑容地对他说,要带他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莫楠信以为真,跟着父母来到了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

“爸妈,我们来这里干什么?”莫楠疑惑地问道。

“孩子,你最近状态不太好,我们带你来看看医生,调理一下。”母亲温柔地说,可莫楠却没有察觉到母亲眼中的一丝异样。

就这样,莫楠被哄骗着走进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他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随后收治住院。那一刻,莫楠只觉得天旋地转,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竟然被当成了精神病人。

在医院的日子里,莫楠每天都要接受各种治疗,吃着大把的药物。他看着周围那些真正的精神病人,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我不属于这里,我没有病!”他在心里无数次呐喊。

“医生,你们是不是误诊了?我真的没有病,我只是和父母有些矛盾,我能正常生活和学习。”莫楠向医生哭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