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婷的同意下,李维建议她带孩子一起参加家庭治疗。在治疗中,赵婷第一次听到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妈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有时候真的觉得很累。”孩子低着头说道,“你总是告诉我该怎么做,但我希望你能听听我的想法。”
赵婷愣住了,她从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压力。她轻轻握住孩子的手,声音有些颤抖:“对不起,妈妈以前没有注意到你的感受。以后,我会试着多听你说,好吗?”
孩子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释然。
---
6. 李维的独白:童年的回响
在赵婷的治疗过程中,李维也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他的父母同样忙于工作,很少关注他的情感需求。他从小学会了独立,但也因此变得封闭,害怕依赖他人。直到他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他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过度独立也是一种对童年创伤的防御。
“童年的创伤,就像一颗埋在地下的种子,如果不被看见和疗愈,它会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中不断发芽,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关系。”李维在日记中写道,“赵婷的故事让我明白,疗愈童年的伤痛,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下一代。”
他合上日记本,望向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
7. 疗愈与成长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赵婷逐渐意识到,她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其实是对自己童年创伤的补偿。她开始尝试与孩子建立健康的边界,允许孩子犯错,也允许自己放松。
“我学会了告诉自己,孩子摔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因为害怕失去他,而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赵婷在一次治疗中说道。
李维微笑着点头:“你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疗愈童年的伤痛,不是为了忘记过去,而是为了让自己和下一代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
---
8. 结局:开放的未来
故事的结尾,赵婷和孩子的关系逐渐改善。她不再试图控制孩子的一切,而是学会了倾听和陪伴。孩子也开始主动与她分享自己的感受,母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然而,李维知道,疗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在最后一次治疗中对赵婷说:“童年的伤痛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你已经学会了如何与它共处。未来,你和孩子的关系会越来越好,因为你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
赵婷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
9. 尾声:李维的反思
夜深人静时,李维坐在书桌前,翻开自己的日记本。他写道:“每个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带着伤痕,但正是这些伤痕,让我们更加理解自己和他人。作为治疗师,我的任务不仅是帮助病人看见他们的伤痛,更是陪伴他们找到疗愈的力量。”
他合上日记本,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
**(完)**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