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蜀国营帐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刘谌正与几位亲信谋士商议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这时,一位密探匆匆走进营帐,神色慌张地向刘谌禀报:“王爷,大事不好!司马炎用了苦肉计,在将士们面前痛哭流涕,自责谢罪,如今晋军士气大振。”

刘谌听闻,眉头微微一皱,陷入了沉思。一旁的范长生满脸忧虑,拱手说道:“王爷,如今晋军士气恢复,而我军仅有五万人马能够围攻洛阳,敌众我寡,恐怕难以奏效啊!”

刘谌若有所思地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说道:“那我们就再给他们加一把火!” 说罢,他迅速站起身来,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部署。

刘谌先是命令士兵将洛阳团团围住,却并不急于强攻。他深知,此时晋军士气正盛,正面交锋未必能占到便宜。于是,他安排士兵在洛阳城外齐声歌唱《大风歌》,激昂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在向晋军宣告着蜀国的决心。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豪迈的歌声,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晋军的心理防线。洛阳城内的百姓和士兵们听到这歌声,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恐慌。

正在城垛巡查的王浑猛然顿住脚步,铁甲下的手掌攥得指节发白。他分明看见守城士兵中有几人嘴唇翕动,当第二段"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响起时,竟有个年轻士卒跟着哼出了声。

"放肆!"王浑的剑鞘重重砸在那士卒肩头,青铜兽面盔下却渗出冷汗。

当夜子时,洛阳西市的青石板路上,突然飘满印着《大风歌》全文的桑皮纸。巡夜的晋军举着火把追赶时,总能看见黑影翻过坊墙,墙头留下用石灰画的朱雀纹——那是汉兴会联络的暗记。

"陛下,朱雀纹又出现在太学堂。"中常侍颤抖着捧上沾血的桑皮纸。司马炎看着宣室殿雕花地砖上跪着的十三具尸体,他们今晨试图在德阳殿梁柱刻写歌谣。

九月初八的黄昏,最致命的攻势来自城南酒肆。当垆卖酒的胡姬突然拍着羯鼓唱起《大风歌》,醉酒的北军都尉拔刀要斩时,二十几个游侠儿从二楼掷下陶罐。碎裂的罐中飞出的不是火油,而是浸泡过兰花的蜀锦碎片,每片都绣着"汉"字。

司马炎在宫墙上望见满城飘飞的蜀锦,恍惚想起祖父司马懿当年洛水誓师的场景,顿时感到束手无策。他深知,如果此时在城内大开杀戒,镇压这些传唱《大风歌》的人,只会激起民变,让洛阳城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不用刘谌来攻打,洛阳就会自行沦陷。他只能无奈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

三更时分,洛阳八大粮仓突然同时起火。奉命救火的北军发现,每个起火点都插着朱雀纹令旗,旗杆上绑着浸透火油的《大风歌》残卷。当王浑策马冲进永平仓时,正撞见几个守仓士卒在火中高歌"威加海内",他们的锁子甲下露出蜀锦内衬。

九月初九寅时,洛阳十二座城门楼同时响起号角。不是晋军的犀角号,而是蜀地的牦牛号。刘谌的白马踏着晨雾出现在德阳门正前方,他身后两万弩手正在给三弓床弩装填火箭,箭簇上绑着写满《大风歌》的素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