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张育清也不例外,在长子张玉恒刚上小学的时候,就把他带到了身边,开始给他开讲金丹修行知道。

窃以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得入道之门可以复元始之性,获修仙之路,得以晓自然之心。********

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 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有。*******

了自心一念之诚,出世上三途之苦,履长生之道路,脱苦海之迷津。既无前愆之可忏,亦无后 过之可悔,无前愆之可忏者,意诚也,无后过之可悔者,心正也,心正则无恶业,意诚那有灾殃,无恶业则立到天堂,无灾殃则出离地狱******

所有恒儿,以后每天打坐修行前,都要诵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知道了,父亲”张玉恒回答道。

大道修行在于寂灭情缘,扫除杂念。人心既除,侧天心复来。人欲既静,天理常村。修行前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静了,气息都平和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必有活动气处相依,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具灭,一灵独存。

这个时候,呼之至上,上不从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一来一往,行至一七二七,自然渐渐两肾火蒸,丹田气暖。是为神息,为真鼎,为归根复命,为天地根。

到这个时候,静功修行就入门了。歌曰:

太乙三清凡夫始,灵台通明身自轻。抛却凡界三千劫,飞身跃步入虚清。

意守丹田凝神思,凡尘往事眼中现。玄关聚灵化为气,气游经络通元神。

平心静气抚杂念,抱元守一去心魔。观光聚性入太虚,凝神气穴心神寂。

聚气炼神法自然,吞液炼精内阳生。待到丹田生气穴,炼精化气筑基成。

知道了父亲,你不是常说:“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去漂来不自由。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头,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听到大儿子玉恒的回答,张育清还是很开心。蓝田界,员峤仙国以及自己的修行传承,都希望他可以给自己传承下去。

又是一天清早,天还没亮,张育清带着长子玉恒,一早就来到了沂蒙山青丘崮的顶峰,一起在望蓬莱阁的大殿前的巨石上打坐。

恒儿,跟我一起诵读《清静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