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随着越来越多的布匹纺织而成,变成一匹匹精美的布销给洋人,银子将会越来越多。

看着递过来的五十万两银票,赵清廉知道,从杭州赚取到的银子不会这么多,其中还有一部分绝对是眼前的多隆拿走了。

“大人办的好差啊。

有改稻为桑这个法子在。

就是源源不断地银子。

您拿四成走,我拿一成走,剩下的五成给朝廷。

谁都满意。

利国,利己啊。”

“就是不利民。”赵清廉饮了一口茶水补充道。

“说吧,杭州城的老百姓种植一亩桑叶,比种植一亩稻谷,能够赚多少银子?你和当地官员让了几成利给他们?”

纵然杭州每次给给朝廷关于改稻为桑的汇报都是美仑美奂,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守法爱民。

但都是一纸空文。

为了利益,从来都是暗箱操作。

百姓的苦,只有百姓知道。

杭州的官员一定会为了自己利益更大化,用尽手段。

朝廷方面的五成需要保证,他们那些吃剩下的人,为了能够利益更大化,自然只能下手老百姓。

多隆一个奸笑:

“大人料事如神呐,还是瞒不过大人。

改稻为桑好是好,就是利润太大,下官馋的慌啊,杭州的官员也都馋的慌。

刚开始,百姓每一亩桑田可以获利五两银子,如今只有二两银子了。”

赵清廉眉头一皱,这二两银子和种地几乎相差无几。

之前的杭州老百姓种地能够吃些粮食,现在他们没有粮食种植的桑叶,只能用每亩利润二两银子去粮店购粮,正如自己所料想的那样,料想的事情发展方向发展。

“嘶,怎么了大人,是剥削的不够吗?

是啊,秋后了,也该苦一苦他们了。”

多隆感叹道。

赵清廉没有回应,他想要起义,更多的起义,没有起义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何谈推翻清朝?

制造起义或许会死很多人,但未来的革命,同样会死这样的人。

王朝的更替,都避免不了死人。

腐朽的封建王朝需要推翻。

改稻谷为桑只是一个烟雾弹罢了。

“大人,那个,如今改稻为桑也已经基本稳定,朝廷对咱每个月贡献上去的银子也都满意。

你看……我升任布政使的事……”

“布政使?巡抚啊。”

“啊?巡抚!”

多隆是一万个也没想到,他能够坐上巡抚的位置,这是自己能够染指的?

巡抚,多大的官啊!

能够布政使都是他所奢求不过的,为了这个职位,他在杭州改稻为桑那时认认真真剥削百姓,辛辛苦苦敛财。

对赵大人一个一口恩人,一口一个义父,还不是为了布政使这个所只能观望的位置!

一下子给他一个巡抚,是真德不配位了。

赵清廉微微一笑:“这江南巡抚曹可旺最近可是体弱多病,听传言咳血过几次,汝当勉励之啊,只要给我干好了改稻为桑,这个位置,我可以亲自向皇上保荐。

你就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的在杭州城给我搞好,按时捞银子送银子,一切都不是梦……”

多隆点点头,这个换作任何一个人说,都是大饼,但赵大人不一样!

赵大人是和自己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他不会欺骗自己的。

“赵大人,您放心,杭州安心交给多隆来,定不辜负大人期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