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第一笔投资,虽然还没有打到她这边的账户里,家乡也还没有开始动工筹建,但合同已经签订,在她心里这件事已经是对于整个姜家村来说,历史性改变的一刻了!
她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她的肩上扛着的还有姜家村上千口人的未来,还有几百民姜氏族人的命运,未来姜氏的兴衰……
整个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姜家村看似是世外桃源,可一些社会化的思想也逐渐落伍,就单看村民各户的经济来源,聪明的会些小本生意,本分的还靠农耕种地,贫困的靠国家救济,她如何不着急?
哪怕是对下一代的培养,村里的小学教师也多是大专毕业,本科老师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没人愿意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教书。
留下来的小学老师不是本地村镇的,就是以前的老人。
就算孩子们上了初中,光是从姜家村到镇上的山路,就有将近8公里,骑自行车都要半个多小时,对于十二三岁的小孩们来说,已经算得上苦差事。
就算住宿,镇上的住宿条件也很差,年久的宿舍楼沿用,多是十多二十个孩子挤在一间拥挤的宿舍里,洗漱要跑到操场另一边的水池边,上厕所也在很远处。
孩子们连洗澡的浴室都没有,这些都是姜亢宗经历过的曾经。
听说今年拨了款,好像开始重修宿舍楼了,但就算投入使用,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姜家村的孩子依旧是落伍的。
环境落伍没什么,落伍的是孩子们的思想,比起上学读书,他们眼界狭窄,更享受四处玩乐无所事事的一生,祖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好像觉得没有什么不好。
少数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可以考出大山,但平均成绩相较于其他地方依旧不够出众,这还是女孩子的情况,男孩们的情况就更差了。
读书无用论,恋爱脑,想着快点儿把自己赘出去,做个被老婆养的小娇夫……
男孩子大多都是没有什么志向的,像苏俊峻这种能够考入京华大学的,几百年姜家村也只出过这么一个男孩。
当然,考入京华大学的女孩也只出了一个她,更多的女孩能考上一本都是祖坟烧高香了。
“在想什么?”习赫出声打断了姜亢宗的思绪。
等她回神,已经发现他为自己倒了一杯茶,放在了她面前的茶几上。
眼前的习赫坐在办公室茶几边泡了一壶白茶,白茶味香,姜亢宗啜了一口,眉开眼笑。
“你这茶不错!”她赞了一口。
姜家村四面环山,其中一座山头上便是隔壁村的茶园,小时候她常跟着大人翻山越岭抄小道去隔壁村做工采茶,对茶品的辨认功夫,自然有儿时留下的记忆,也有时海生的教导。
听见她的夸赞,习赫勾起唇角。
或许是刚刚同习氏的合作愉快,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姜亢宗觉得眼前的习赫看着都顺眼了许多。
她竟然起了一点儿兴趣回答他的提问:“我刚刚在想慈善项目的事情呢,已经能够预想到未来姜家村会发生的改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