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沅水的辰河前行,便能看到箱子岩,夹江高矗,石壁裂罅里,密密麻麻的都是棺材。远处看去,像一双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自己。

隋朝的黄闵,在其《沅州记》中就曾写到:“辰州溆浦西四十里,有鬼葬山,其中有棺木遥望十余丈,谓鬼葬墟”,这是我国对湖南悬棺的最早记载。有人说悬棺旁有“量天尺”,以丈量天地,求神保佑五谷丰登。

红鹤摆动船浆,沅江波光粼粼。

二月红正在商量对策:“常规的方法对付这个地势不行。太高了。”他转头对另一个人道:“常叔钩子你带了吧?”

常叔点点头:“带了。不过我们用的绳子不够长。”

“无妨。”二月红起身,他记得这附近有一个小镇,应该会有店铺。若实在不是生机所迫,自己怎么会跑到这么远的地方。

置办好绳子,路过屯己屋,家富者,可在山上为死者起间小屋,名曰屯己屋。贫者盖一茅屋,严防禽兽拖走尸骨。三年后,等尸体完全腐烂了,便拾骨骸入棺。他们并没有什么收获。那些陪葬物都是纸圆钱宝。

他们一行人便到了悬崖边上,望着水光滔滔不绝,对岸山峰如刀削。二月红下斗么多年,也不免发虚。

红娟却对这些悬棺来了兴趣,扯了扯他的衣袖,便问二月红:“这些棺材是怎么在石壁上定住的?”

“我想应该是将山崖凿出缝隙,通过枕木固定,再把棺材慢慢的送下去。葬在这里的非富即贵。可能是部落的某些亲属。”

“那里面的东西岂不是也价值连城?”红鹤便道。

“总会拿些珍宝来陪葬。不过虽然葬在悬崖之上,能够隔绝一些掘匠,但是他们似乎也忘了自己能将这棺材送下来,别人怎么就不能呢?”

二月红叫人绑紧五六条绳子,通过一个环扣着一个环,把绳子绷得严实。他则在悬崖边的石缝上打上了几个要塞。用手用力拽了拽,没有那么轻易崩脱。

“调整好呼吸,不要慌手慌脚。”二月红从破破烂烂的袋子,拿出几个类似钩子似的东西,一一安放在他们手腕上。最后说了句:“常叔你们几个在这接应。”

他们一个个开始下降,二月红可以仔细看看这些棺材,经过时间的侵蚀,棺材早已破败不堪,里面的骸骨也暴露在外。他们想掏鸟窝似的,一个又一个在棺材里翻找值钱的东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