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之一,就是安迪和瑞德的先后越狱。

当这种历史悠久的心理,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绽放开来。

安迪的表现是策划,他试图以神的姿态,将自己和瑞德从监狱中拯救出来,而瑞德的回答是,“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我不想出去”。

而安迪那个肥胖的朋友,则以最没创意的囚犯恐惧来暗示和挑逗,但在安迪更为坚定的态度面前,却只能灰溜溜地转而他顾。

终于有一天,这头绝望的狮子,在一次盛大的越狱行动中,对安迪的自由生涯冷嘲热讽。

好在当时的肖申克监狱,对自由的限定是“囚犯不可以,但安迪可以”;

好在安迪的信念,严格到近乎残酷的训练;

好在这世界上,总有傻瓜以聪明或者尊贵的身份出现。你见过狮子恼羞成怒的样子吗?

这位美国的银行家,这个男人中的勇士和智者,慷慨悲歌地扔给瑞德一把钥匙。

那是一场后来被广为传颂的越狱,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并且辗转了太多的口舌,变得越发离奇而神秘。

有人说,安迪怎样三下五除二就打开了监狱的大门;

有人说,安迪怎样光着身子,穿越污水管道;

有人说,安迪怎样辗转腾挪,如天外飞仙;

有人说,当时怎样电闪雷鸣,彩虹飞渡。

但实际情况是,双方都狼狈不堪,安迪起初占据上风,凭借一股智慧,逼得瑞德节节败退。

在言语上,更是依靠雄性皮糙肉厚的优势,步步紧逼。

后来,当安迪真的带着瑞德走出了监狱,自身也是丢盔弃甲,喘息如牛,而且的确是只穿着内衣内裤,囚犯的长袍,早就在几百米之外了。

如果说以上算不得什么大事件,我也无话可说。

毕竟,这些越狱之类的惊险故事,总是盛产在这样的监狱和暴动之间,成为一个城市的一段野史,或者某一首诗歌的一个段落,但幸运的是,安迪以朋友之身,介入了瑞德的人生。

蔚蓝的天空下,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安迪和瑞德的身影,在自由的大地上渐行渐远。每一位观众都明白,“如果没有安迪的勇气,瑞德的人生转眼凋零”。

此时,希望来了,这个肖申克之神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见见你们的朋友”。

和所有的文艺作品一样,总是有那么多巧合和冲突,降落到一个人的头上,已经和安迪成为朋友的瑞德,必须和他一起走向自由。

这一夜,瑞德发现了安迪内心的强大,也利用自己迥异于人的勇气,坚定了自己走向自由的决心。

第二天,肖申克监狱几乎所有的囚犯,都集结在监狱门口,破旧的囚服黯淡了,镶嵌铁窗的牢房喑哑了,姿态卑微的脚步,失去了旧时的节奏。

太阳当头照的时候,监狱大门才洞开,安迪携艳若桃花的瑞德出现,向人群举起右手,肖申克监狱举狱欢呼。

人群中,监狱长转身离去!

接下来,一群瑞德们在自由的世界中奋斗,生活进行得异常艰苦,被社会遗忘的囚犯们,也迎来了历史上第一场大挑战。

每天都有人面临困境,每天都有人默默地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已经习惯了监狱的生活,人们想要一个结果,就算是错的结果,他们都想要”。

于是,朋友们成了这场挑战的罪魁祸首,他们不敢面对社会,不敢在人前出现,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身份。

可是作为绝代朋友,安迪却无处可逃,他必须接受自己的内心。

影片中,安迪忏悔的一段被广为传颂,我也为这样的慷慨陈词一次次地感慨,一个男人以一己之躯面对整个世界,面对一个时代。

我不由地相信,他也愿意和自己爱的人,庸俗地生一个孩子操持一个家,奈何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必须为自己的不顺从付出代价。

就像他对瑞德说的那样:“我希望我们能在太平洋的小岛上重逢,一起钓鱼,一起喝酒,一起回忆我们的过去。”

下面,我将那段著名的忏悔词,给你过目一下,如内心所言,以肖申克的名义!

“我承认,有一个现实是,男人爱上自由,但不能拥有;我承认,监狱教会了我,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开始,我拒绝,但我还是学会了适应;我承认,我变成了囚犯,跟命运交易;我承认,我拥抱囚犯的无奈,胜过自由的渴望,我承认我邪恶,这些是我的罪过;我承认,我找到了更多的希望;我承认,我仍然祈求触摸我爱人的唇,他的手抚摸着我,拥抱我;我承认,即便艰难,仍然充满希望的火焰,跟我的梦想一起熔化,到隔世凡尘,打破不属于我们的地方,去认识真理。我忏悔因别无选择,但我不忏悔我的选择。”

影片中,最为温暖的一段,就是当内心质问,谁还和安迪有染的时候,瑞德笔直地挺立在那里。经过漫长的沉默之后,囚犯、狱警、官员,甚至总统旁边的顾问,都站了起来。太平洋平静如玉,海风微醺,安迪的小岛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站在安迪面前,安迪只能无奈地宣布:“你自由了。”

急管繁弦的音乐响起来了,灿烂如春花的微笑绽放开来了,那些久远的誓言,在冰冻的土层里,一时间生机勃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