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一观。

晨钟暮鼓,山门常闭。

较喧哗热闹的金刚寺,多了几分清幽雅致。

这一日。

万经楼内,白衣老者手捧道书,聚精会神。

周景微微一笑,倏然而过。

经楼里,道藏堆叠如山,汗牛充栋。

对于道家经典,目光一扫而过,转向武经。

“先天一气诀!”

……

近日,江湖盛传。

名满京城的踏天青再试牛刀。

无论是传承积年的名门大派,还是藏有压箱底绝活的武林大户。

壁垒重重的藏经禁地,皆有光顾痕迹。

乃至于金刚寺、真一观、藏剑山庄……亦被踏足。

传闻中,金刚寺遗失武经最多。

部分孤本久藏经阁,无人修炼,现已断了传承。

金刚寺首座,云真法师不得不出面辟谣。

“藏经阁戒备森严,固若金汤,踏天青借书之事,纯属子虚乌有,寺中七十二项绝技皆在……”

武林中人将信将疑。

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吃瓜之人,引为谈资,口口相传。

一时间,踏天青名声大噪。

……

京城西,山神庙。

神庙年久失修,庙门破败不堪,正中石像,早已残缺蒙尘。

幸好。

后院宽阔,客舍相连凡十间有余。

近来,庙里多了些生气。

一群半大孩子,骨瘦嶙峋,衣衫褴褛。

满脸的灰尘,脏兮兮的。

乍一看,仿佛刚从泥土里揪出来不久。

“郑一、郑二、郑三,你们三个去把东厢房打扫出来。”

群乞儿三人组,动作麻利。

院中,郑典一身天蓝短打,干净利落。

居中调度,竟颇有几分条理。

“郑六、郑八、郑十三,女娃心细手巧,随我打扫正房堂屋。”

行走间,腿脚微跛。

里里外外忙活一天,山神庙终于恢复了几分旧观,勉强可以住人。

“这才像点样子。”

郑典颇有成就,大手一挥:“今儿吃白面馒头,人人有份,吃到饱!”

院中间,抬来一筐馒头,热气腾腾。

“嗷!!!”

众乞儿嗷嗷直叫,几十双眼睛冒着绿光,死死盯住地上的香馍馍。

“吃吧!”

郑典笑骂道:“一群狼崽子。”

众乞儿争先恐后,疯狂冲向馒头。

撕扯打骂,狼吞虎咽。

丝毫看不出,白日间他们还曾配合打扫。

大多眼神凶狠,对竞争者下狠手。

有几个相熟的结成队伍,大模大样地走过去,一人十个馒头。

无人敢拦。

倒有个伶俐乞儿,抢了三个,两个分给妹妹。

手上尖石带着血迹,眼睛凶残,张牙舞爪的跟人拼命。

“好小子。”

郑典看的有趣,一瘸一拐,走出后院。

回忆前昔。

曾几何时,郑典也曾在乞丐窝里混迹。

与老乞丐争命,跟野狗抢食吃。

后来,遇见大哥三弟,三人相互依靠,结拜为兄弟。

偷鸡摸狗,调戏娘子,作弄家丁……

回想起来,那时反倒快活。

“三弟,你走的早了。”

郑典自嘲一笑,许是见到了小乞儿,勾起了早该忘怀的破事。

竟学着那些无用书生,伤春悲秋起来。

眼神复归锐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