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用的也是象形文字,与前世篆书颇有神似之处,逐一对应,周景进步神速。

半天下来,竟然记住了百多字。

“我有学霸之姿啊!”

周景暗忖,今生的记忆力很是不错,加上前世的积累,似乎真有进入司礼监的可能性。

司礼监有“秉笔”之权,掌管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是后宫诸多衙门之首。

司礼监督公,内管批红,外掌东厂,暗里被称为内相,权势之大可见一斑。

但权力越大,就越靠近斗争旋涡,被无数眼珠子明里暗里盯着,殊不稳妥,周景所不取也。

何况,课业突出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得有贵人赏识提拔。

说到贵人,周景想到了教书的于公公,明明是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眼神却依旧阴冷寒厉。

扫地僧?隐世高人?

周景胡乱猜测着。

目光落到地上,用树枝歪歪扭扭写的两行大字。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只记得两句,但文采、野心、热血俱全,不经意流出些许才华,作为敲门砖,博取点名声应该足够了。

好不容易穿越一番,不做一会文抄公,老是觉得差了点什么。

唐诗宋词俱是经典,总还记得几首,择其一二拿出来,算得上惊世之作。

不过。

自己只是一个小太监,有了名声能干嘛,还指望什么才女佳人倾心不成?

就是倾心了,又有个鸟用?

想了想,周景摇摇头,打消了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

守不住,用不到,太危险。

不稳啊!

“什么美女画皮,都是红颜祸水,乱我道心,给老子斩。”

“奶奶的,大梁诗词界痛失半壁江山!”

屈脚一划,将地上潦草的“惊世之作”擦了个干净。

下午。

武道课台上,换了一个老师傅,颤颤巍巍,鹤发鸡皮,左袖底透出枯瘦的手掌,右边袖筒却是空空荡荡。

“今天说的这门武道功法,叫做莲花宝典,乃是太祖爷在位时,蔡和大总管所创,素来只在宫中流传。”

“莲花宝典玄妙绝伦,直指先天,适合咱内臣修行,尔等要勤加修炼,万万不可懈怠。”

武道师傅声音沙哑,体态单薄,眼珠浑浊,浑不似教书师傅那般目光慑人。

众小太监轰然应是。

周景在心中暗道一声“果然”。

这几日,小坎子同他说过,后宫武道修炼,莲花宝典是第一选择。

莲花宝典以阴柔为本,内外兼修,进境神速。

经皇宫历代武道大家补充完善,内功、轻功、掌法、兵器一应俱全,实乃包罗万象的武学宝典。

不得不说,后宫武道高手辈出,传承百年不断,莲花宝典起了重要作用。

宝典内功运转之法只千余字,周景在心底默念,来回十遍后,已经牢牢记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背熟后,周景继续诵读,把经文生生刻进脑海。

半天下来,只觉得通读顺畅无比,倒背如流。

遗憾的是,并没有传说中的顿悟,所谓的气感更是连影子都见不到。

到后来,周景甚至泛起了嘀咕:“难道是传说中的废柴流……”

直到傍晚,课业结束,小太监三五成群离开养气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