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又摇了摇头。
这孩子真是异想天开,卖的比这样的大品牌还要贵那么多,想啥呢?
多半是魔怔了。
这里是长渝区,又不是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谁消费啊?
潜意识里,大家都觉得这么贵的饮品,不会在这里有市场。
但其实,程旭在仔细思考和简单调查后,确定了,这个生意,就得在这个地方才好做。
长渝区只是小城,但距离市区其实只有40分钟车程,消费确实要比农业县强上不少。
当然最关键的核心是,这个地方新修了一大片厂区。
旭日网吧生意之所以红火,学生贡献是一部分。
但其实从这一两年开始,那群厂里的年轻人才是主力消费人群。
他们不少都是中学辍学,从周边农业县来到这个小城里打工的,在离开了重复无聊工作的流水线后,网吧已经是他们在小城里为数不多的休闲场所了。
这群人极其刻意的想要甩开“农村穷孩子”这个标签。
因此即使是在小城里,也会尝试各种新潮的事物,来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和那个在村头灰头土脸的孩子判若两人。
当然,让他们买上千块的篮球鞋或是国际大牌的包包,显然是没那个能力的。
所以他们为了表现自我,会开始把头发弄得五颜六色,来彰显自己的前卫。
比起动辄几千块一套的国外大牌,几十块钱染个头就能彰显自己,还是高性价比的。
这个群体其实是一个社会现象,基数远比后来人们想象的要大。
这个群体在后来被称之为,非主流,更甚一点,则是叫做“杀马特”。
而厂区极多的长渝小城,不可避免的成了“杀马特”大城。
网吧,则是他们的汇聚圣地。
程旭很确信,对于大多数中国农村出来的年轻人,第一次喝咖啡都不可能合胃口,尤其是那咖啡品质还如此一言难尽。
所以他们买的不是咖啡,而是售价九块的“奢侈”,是他切割乡土的潮流标签,是他QQ空间里配合带着火星字文案发送的优质生活分享,是他生活里满足感和工作后的些许藉慰。
9块钱一杯的咖啡生意就和染发是一样的。
真要到了大城市,大家并不觉得你这九块的咖啡有多稀奇,反而一喝,觉得你又贵又不好喝,性价比极低,转身就跑到其他家去了。
可在这里,没有其他的选择。
当然,不是大城市的人就不吃这一套了,只是他们在这个的基础上,还得加上一个logo,最好是国外的,例如某咖啡品牌。
给饮品附加品牌价值,是程旭现在不可能做到的。
但小城,不需要品牌,就像是乡镇里开不出KFC,却给某莱士提供生长土壤。
对于小城青年而言,并不需要“某某牌的咖啡”来满足,只需要“咖啡”就OK了。
这也就是程旭觉得为什么这个生意反而在长渝区小城里是最好做的原因。
自己只要需要把奶茶,包装成不廉价的“咖啡”就行了。
奶茶在西南小城还算得上新鲜,口味也比咖啡更符合中国小年轻的口味。
而且在优乐美的带动下,奶茶这词的热度在2007年开始爆发增长。
有消费大把人群,有产品热度,没有同类型竞品,超高利润率,甚至还不需要很高的品控。
这都还能不赚钱?程旭是不信的。
某种程度上,还得谢谢阮清茗。
如果不是她喝咖啡时把眉头都皱成一团了,但却硬生生要说“咖啡好喝,因为这么贵的东西不可能不好喝。”的话,估计自己第一时间还没注意到这些。
这姑娘,还真是小摇钱树,刚种下去,就让自己嗅到了钱的味道。
倒真旺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