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民拿着杂志来到设计部。

这群人以前养尊处优惯了,由于家具款式几年都不更新一次,所以他们每年都没什么任务,工资几乎等于白拿。

先前隆兴关门,没了既不用干活,又能拿工资的工作,属这批人叫的最惨。

结果没想到法米利又很快返聘,听说新老板主攻农村市场,厂里生产的产品都是矮桌矮凳。

这群人高兴得不得了,在新厂,说不定比在隆兴的时候都清闲!

设计行业能有他们这群吃白饭的,简直是对辛苦工作同行的不尊重!

所以韩枫决定让他们体验一下其他设计工作者的辛苦。

韩枫明天会出差,到隔壁豫省去谈下一个招商引资的政策,预计要用半个月的时间,在他回来之前,必须生产出来第一批产品,用于本市推广。

杂志上的时尚家具没有具体尺寸,只有一个样式供他们参考,想要真正做出来,工作量并不小。

韩枫不仅让自己轮轴转,也没让手下人歇着。

以韩枫为首,法米利整个工厂都处在极度紧绷的环境中,没办法,谁让他们摊上这么一个有野心的老板,要搞快速扩张,员工自然闲不下来。

法米利的工作强度是以前在隆兴时的两倍还多,所有人都很累。

尽管如此,法米利却很少有人辞职,原因是韩枫很舍得给钱,法米利的工资同样是隆兴的两到三倍,尽管每天上班都很累,但一想到钱,所有人都干劲十足。

往上数三代,几个人过过好日子啊?

大伙都穷怕了,能挣钱,再累也不怕。

接受隆兴的厂子后,韩枫让市政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原来隆兴的生产的效率有多高,同时也展现了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导致支持韩枫的人更加支持,不支持他的人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韩枫的评价水涨船高,当即成了本市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多少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想认识韩枫,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短短两个月内便创造了奇迹的年轻人长什么模样。

可韩枫崛起的时间太短,老牌商界大佬没一个人认识他,想跟韩枫吃顿饭也找不着人。

突然间,不知道哪传来的风声,说一个叫胡春的商业掮客给韩枫搭过线,在本市名不见经传的胡春立马成了香饽饽,一时间门庭若市,以至于很多人就连见胡春一面都得找人牵线。

“什么世道,想见个掮客都得先找个搭桥的。”

“谁说不是呢,以前都是那些掮客求爷爷告奶奶找咱们,现在咱们想巴结还巴结不上,你说这叫什么事。”

“算了算了,找不着就找不着吧,想必这个胡春也不一定能再见着韩枫,不说了,喝酒喝酒。”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本地很多老板的饭桌上。

大家都找不到胡春,是因为他在陪着更大的老板吃饭,老板听了韩枫的事迹,对他很感兴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