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家具市场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花钱请几个设计团队设计一下家具的款式,变得既美观又舒适,便足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家具市场会慢慢复兴。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没人愿意守着家里那一套老家具过一辈子。
但这个方法并不太适用现在的韩枫。
他连厂子都没开起来,更别说请设计团队了。
不过韩枫的办法可比慢慢请设计团队来钱快多了。
赵利民办事效率非常快,他回去后的第二天就给韩枫把生产线的事办妥了,最终韩枫花了三万七买下了家具厂一套生产线。
韩枫这边搞定了生产线,李文勇那边的厂房也有了眉目。
市里东南边远离市中心,靠近农村的地方有一家灯泡厂,因为产品质量太好倒闭了。
灯泡厂是私人企业,没有政府兜底,所以厂长变卖了厂子里所有的资产给工人发工资。
只剩下个厂房。
厂房的基础设施都齐,打扫一下积灰就可以把生产线搬进去开始生产了。
由于厂子位置太偏,离市区太远,运输就是个不小的问题,所以自从灯泡厂倒闭以后,就再没有租出去过。
但由于价格足够便宜,李文勇还是把这个厂子报给了韩枫。
没办法,谁叫韩枫给的预算太低,李文勇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可谁知道,位置这么差,除了价格有点优势的一个厂子,竟然被韩枫一眼相中了。
看都没看别的厂子,当即便定了下来。
运输问题对别人来说是个坏事,偏偏韩枫还巴不得再远点才好。
灯泡厂闲置了太久,租金问题很好谈,最终定下来是六千块钱租一年,一个月五百,价格很合适。
韩枫手头五万块钱,生产线加厂房就花了四万三。
才堪堪办好厂子的硬件条件,就几乎花光了韩枫的所有积蓄。
但韩枫依然很开心,无论如何,厂子的硬件已经弄出来了。
还差原材料和工人。
工人的工资不着急给,可以拖一个月,但原材料不能拖,所以厂房弄好之后,韩枫花光了所有剩下的钱,全用来买了原材料。
韩枫和李文勇两个人又去人才市场招了几天的工,把厂子需要的工人招齐后,便开始了正式生产前的准备。
账上一分钱都没有,还欠着工人的工资,这样的企业不算少见。
但还没开工就这么寒酸的厂子,也可以算是独一份了。
忙活了好几天,终于把厂子里里外外的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明天厂子就要开工。
此时韩枫坐在厂长办公室,随意瞥了两眼李文勇递过来的账单,便甩在了桌子上,继续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身为老板,在企业面临如此困境的时候竟然这般悠闲,厂子的前途堪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