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高姓不多的人都聚在街的两旁,看着高瑞祥往外走,听着“橐橐橐”的脚步声愈响愈远,最后在那座高大的牌坊下消失了。
高瑞祥刚从部队里复员回来,乡下悄然发生的变化其实也只有他一个人不晓得。人们早已把老规矩破了,高余两家早就有来住了。
而对于这个秀兰,大名儿叫丰秀兰,是燕湾河东丰家的女子,嫁到余家来的。
丰秀兰的丈夫是个剃头匠,每当逢集,丰秀兰的丈夫就会在燕湾河边支一个架子,替人理起发来。
出了那座有着云影波光匾额的牌坊,往左一拐,就是去余家的路了。
也就是横着走了那么十多步,就是余家那条用鹅卵石铺就的大巷了。
高瑞祥跟在丰秀兰后面,余姓人也立在巷两边看他们。余家人比高家人消息灵通,知道高瑞祥是去杨琼花家,而且是去看②杨琼花的。
杨琼花三月间失去丈夫,一个女人带着六个孩子,难哇!
最近不知从哪天开始,余家流传起一个消息:杨琼花要另找老公了。
现在看到高瑞祥跟在丰秀兰的背后,就猜到杨琼花找的老公就是高家新近复员的高瑞祥哇!
人们看到杨琼花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六个孩子生活,都挺同情她,也希望她能再找个老公。
可是现在看到这个人是高瑞祥时,就都在心里不踏实了。
高瑞祥一从部队复员回来,好事的人就打听清楚了。
这高瑞祥今年二十七岁,虽然瘸了一条腿,但人家毕竟是对国家作过贡献的人,国家对他有优待。
这样的人找什么样的对象找不到,还会找一个比自己大十余岁且带着六个孩子的女人做老婆?!
杨琼花的屋,在村子的最前边,隔不到二三十米就是雁湾河。夏天的时候,梅雨季节,雁湾河涨水,会把她家淹了。
据说每年都有涨水的时候,当然水有小有大,小的时候也会浸到堂屋,要用瓢往外舀水。
而大的时候呢,人要站到二楼楼板上去。小孩子会坐在二楼的楼口洗脚呢!
显然是余主席跟他的堂嫂杨琼花说好了的:今日高瑞祥会来见见面,你要有思想准备哇!
是的,余主席跟他的堂嫂一说,杨琼花的脑袋就摇得像个拨浪鼓。
“他叔,不行,不行。我们不合适。”杨琼花说。
“怎么不行?不就是比他大些年纪了吗?他一个半残疾,能娶到老婆就不错了。他不会挑三拣四的。”余明生说。
杨琼花咬着嘴唇说:“不仅是年龄大了,还有六个孩子。不行,不行,我不能坑害他。”
感情这杨琼花倒还是为对方着想的哈!
所以,当高瑞祥站在杨琼花面前时,杨琼花总是摇着头,抵死不肯答应和高瑞祥在一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这个地方的叫法,宗族分支,“族下”指的是同一分支的人,与别的地方的叫法有所不同。
注②看,这里就是相亲的意思。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