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守卫很久都没见到掌教的笑容了,看来这下寻到了人才。

“掌教,属下先下去了。”

掌教点了点头,又吩咐守卫:“你让厨子炒几个好菜,午时一起共餐。”

“好。属下这就去办。”守卫退了两三步,转身离开。

李贵平也说:“掌教,李某先到外面等候。劳烦您多多指导一下我侄子。”

“行。老夫安排下。”掌教对着踏出门槛的守卫说:“你好好招呼一下。老夫和小兄弟先聊聊。聊完过大厅找你们。等会一块吃午饭。”

“好。”那守卫领着李贵平离开了。

逢七和掌教坐在茶几旁边的竹椅子上。

逢七在掌教的右手边,掌教端起了一杯茶:“小兄弟,喝茶!”

逢七两手端起了茶,右手打开了盖子,把茶里面的白沫轻轻的滑动了一下,抿了一口。

“好茶!”

掌教问:“小兄弟也懂茶。”

“懂谈不上。但学生觉得不管任何茶,都是人喝出来的,好不好,取决于人。”

“有道理。小兄弟曾经可有在某处书院呆过?”

“学生初次来到书院。未曾进入其它的书院。”

“小兄弟,府上人口几何?”

“论嫡亲兄弟姐妹,就我一个。”

掌教点了点头,赞叹道:“小兄弟为人真诚,心地善良,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小兄弟有意留在老夫书院,老夫万分荣幸。要不然就以茶为题作一首诗,让老夫欣赏一番。”

逢七放下手中的茶,站了起来拱手行礼:“学生不才,掌教不嫌弃,是学生的荣幸。学生这就作诗几首。还望掌教赐教。”

“小兄弟客气了。在场没有他人,你和老夫就不必拘束。”

“谢掌教。”逢七信手拈来一首诗: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摘自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那张掌教一听,如获珍宝,赞叹不已:“好诗,千古绝句!老夫先记录下来。接下来,不限题材,发挥你的想象。作诗五首。”

“学生失礼了。”逢七继续念诗。

这是第二首摘自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