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贞观二十一年,李道宗因身体不适,上书李世民讨了个闲职,才算安顿下来。

“这封信你看看吧。”李道宗掏出一封信扔给李景恒,李景恒接了信第一眼看到落款,震惊无比。

那是当今天子独有的落款,想不注意到都很难。

“陛下给您写的信?”李景恒有些不知所措,为何是以密信而不是诏书形式,虽然本质上并没有两样。

“是的,你看完再说。”

李景恒想起来前日里深夜时分,一名军士秘密拜见了父亲,亲手送上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书信,他还当是什么军国大事,但考虑到父亲赋闲在家好几年,感到颇有些奇怪。

如今想来,只能是李治的亲笔信。如此秘密和急迫,到底会是什么呢?

李景恒放下思绪,开始仔细读信。

读着读着,他额头渗出冷汗,密信里要求李道宗暗中操练兵马,做好封锁汉江乃至整个江夏的准备。

要办的隐秘,还要可靠。

这是要干什么?

李景恒不傻,这意味着要开启一场战争,难道是李泰藏匿在鄂州或者说是鄂州附近?暗中策划了谁要再次图谋叛乱?

只能是这个可能,以往的战争都发生在边疆,如西域,如辽东,内地太平许久,除了前不久的均州之祸,波及到了汝州。

眼下,鄂州竟然......,想到此,李景恒冷汗出的更加多。

“慌什么?”李道宗看到李景恒一脸紧张的样子,有些不悦,这个儿子也太不成器了,真是将门出犬子。

然后他又说了两句,彻底吓坏了李景恒。

“看来李恪可能要造反了,圣上的意思是要我做好封锁江城的准备,一旦有变,挥师直上安州。”

“这次,李英公不会来,没想到我一把老骨头了,还要再领兵作战。”

李景恒嘴巴微张,“吴王要反?您如何得知?”

“你不了解一些事,说了你也不懂。”李道宗叹气,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作为核心人物之一,自然清楚长孙无忌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清楚贞观旧事,王储之争。

他明白长孙无忌迟早要找理由对李恪动手,本以为要等明年正月改元后,进一步将朝政稳固再采取一些动作,谁能想到李泰沉不住气提前引爆了炸药。

李泰谋逆是送上门的绝佳理由,正如李泰也抓住李世民驾崩,李治立足未稳的时机一般,长孙无忌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按照长孙无忌的打算,他是准备联手褚遂良用一两年一步一步清除贞观旧臣中和自己政见不合的人。当朝廷只有他的声音时,他想成为第二个周公旦,青史留名。

可惜,人和人是不同的,他活成了霍光。

李道宗看起来很淡定,心中却五味杂陈,因为他虽然不问世事,他却看不惯长孙无忌,俩人曾经是是有些过节的,只不过有李世民在,没生什么嫌隙。

“我该怎么办呢?”李道宗在心里自问道。

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果被长孙无忌盯上,夺爵降职没什么,可怕的是身死族灭。

谁也想不到长孙无忌到底会怎么对待他的政敌,除了辩机。毕竟,长孙无忌的利刃还未开鞘。

不知怎么回事,这一刻,李道宗的思绪飘向了远方,飞向了雪域高原的吐蕃。

那里生活着他的女儿李雪雁,李雪雁正是文成公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