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是计划出身,才知道一旦被插单,哭都找不着坟头……

汤泽清清嗓子,对安晓介绍:“他是军工组长,吴桅。”

吴桅根本没看见安晓,只顾着抱怨:“不要以为改造比全新生产简单!有些活本地学徒还做不了,得我们亲自上!”

嗯,“抱怨劳动力水平”——生产搪塞计划常用话术,才不上当!

汤泽嘿嘿笑:“军事委不是选了效率最高的改造方案吗?”

吴桅噎了,急忙改口:“那也需要时间!几百支火帽改活门,不是鼠标一点,说改就改!”

第一次突击的大胜,是建立在现代武器吊打优势上的。同技术水平下的硬碰硬,红鹰军并不占便宜——这就是为什么,步兵团打溃兵都伤亡了三分之一。

所以军事委对武器改进就两点要求:第一,必须对鬼子有压倒性的优势!第二,最好明天就能列装部队。

计划提报上来后,工能委还给军工组补了第三条紧箍咒:不能挤占工业园的建设所需,要充分利用鬼子维修队的加工、冶炼能力。

果然即使穿越了,甲方也是亲爹!

给吴桅愁得呀!自动步枪和闩动步枪对材料、加工要求高,还挤占小机械厂大量产能,被直接PASS。

最后,硬是被逼出了“活门”方案——反正就是临时应急,掉价就掉价吧。

安晓拉了拉汤泽的袖子,好奇地问:“特务哥哥,你们在说什么?”

汤泽比划着解释:“鬼子装备的步枪,是前装线膛枪。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变成后膛步枪。结构和生产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但性能却大幅提升!这样用鬼子维修队的原有产能,生产旧式步枪,然后再让小机械厂改造就好啦!”

吴桅这才发现还有个女孩子,再一瞧她看汤泽的眼神。

哦~扫戴斯乃!

“来,带你们参观!”吴桅邀安晓走进车间,回头对汤泽邪恶地眨了眨眼睛。

兄弟,哥哥帮你一把,抓住机会呀!

什么鬼?汤泽没get到信息点,莫名其妙。

三人一路走一路看,吴桅故意不说话,让汤泽去给安晓讲解。

“历史上,前装枪向后装枪发展时,出现了‘活门步枪’这种过渡枪型。就是把枪管末端锯掉,安装活动弹膛,其余部分与原枪一模一样,性能却提高整整一个时代!比如米国就把春田1861改装成春田1865,改装前后的唯一区别,只是多了个活动弹膛!”

安晓还是一副认真脸,实际上心里在不停地问:春田?是想说“春天”吧?弹膛是什么?击锤是什么?活门又是什么?

吴桅袖子一甩,丢给汤泽一个黑影。

汤泽立刻端到安晓面前,笑道:“呐,这就是‘活门’!”

安晓接过手中这个圆悠悠的铁疙瘩,还挺沉。

“门在哪呢?”安晓嘀咕着摆弄,突然不知道扳动了哪里,粗壮的盖子忽然打开,露出了里面的凹槽。

哦,这就叫“门”呀?

汤泽看到宝贝似的BALABALA:“那个凹槽就是弹膛,在此装填子弹。旁边的小铁片是抛壳挺,活门打开自动弹出弹壳。那盖子其实是击针筒,击针藏在里面,通过击锤敲击,击发子弹。”

瞧这如数家珍的样子,安晓忍俊不禁:“击针是什么?”

吴桅随手又丢出一个黑影。

大哥你机器猫吗?汤泽急忙接住,递给安晓:“就是它!”

“你管这东西……叫针?”安晓对这根铁棒哭笑不得。

汤泽跟着笑:“鬼子大概已经意识到,14毫米口径对黑火药子弹而言太坑爹,所以他们步枪的口径是11毫米。子弹虽然是米涅式扩张弹头,但是长度更大。根据这个特点,军工组就搞了10×60R短筒纸壳弹!”

短筒纸壳弹又是什么?安晓听得云里雾里,满脸茫然。

汤泽根本没注意,继续滔滔不绝:“现在铜料限用,所以我们用软铁片加工成短筒,上面插纸质弹壳。弹头是专门设计的铅合金,上次试射,21g重的弹头初速超过410m/s,鬼子原装也就360左右。这样改造后的步枪,射程、威力、弹道都碾压鬼子!”

安晓已经变成了罗圈眼:“是吗,好厉害!”

看着这一幕,吴桅好生羡慕。

明明不喜欢,却装作很感兴趣……

接着是强烈的不平衡。

姓汤的长驴脸、大耳朵、小眼睛、死直男!姑娘,你看上他啥了?

PS:

活门改造示意图

活门机构示意图

活门弹膛装填示意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