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集邮未来学研究会第五次论文年会上,曹大德发表《试论新中国邮票选题现状及改进》,全文洋洋洒洒,是长篇论文,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一读到底,如甘露般解渴。文中,他特别介绍了孙少颖先生1983年写的长文《中国邮票的选题》和《中国邮票选题原则》,介绍了国家邮政局现行的《关于邮票选题的若干规定》,让人耳目一新,省去了搜找资料之苦。最后,该文谈到了“新中国邮票选题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提出可以增加川鲁苏粤四大菜系的烹饪邮票,提出可以增加生活情趣的邮票选题,如:中秋灯会、街头理发、炒花生、补沙煲、卖鱼人等,观点别致,值得深思!
我手头有一本淡蓝封皮的《鼓楼邮刊》总第21期《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专刊,主编中有朱祖威、刘肇宁、林轩和曹大德,责任编辑是曹大德。专刊中有曹大德写的《集邮社会学浅议》,该专刊作者有:朱祖威、常增书、邓和茂、黎泽重、周正谊、郭润康、林轩、赵人龙、刘肇宁、刘开文等,作者层次不低啊。从曹大德参加《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专刊的编辑,我推断他应当是鼓楼集邮研究会的会员。
曹大德现为北京生肖集邮研究会副会长。
我认为,像曹大德、刘大有和北大教授、集邮家吕凤翥(我之后会专文介绍)等人,都是中国集邮界近些年中认真钻研集邮理论的集邮家。我认为:一个集邮理论家,最重要的是能提出自己独家的创新观点,没有独家的创新观点,写再多的集邮论文,也不会给人留下印象。
当然,翻看中国集邮史,在集邮理论上有建树的集邮家还很多,远的不说,改革开放后,北京的集邮家中,就有朱祖威、刘肇宁、王泰来、林轩、赵人龙、王渭、施慧中、刘开文、吴鸿选、刘铭彝、李毅华、陈乃丰、王力军、李晓耕等很多集邮家,都在集邮理论上进行了积极的、开创性探索。外地集邮家刘广实、林霏开(李德铭)、郭润康、郭迅、马麟、葛建亚、方友德、许锡良等人,也都在集邮研究上有自己的贡献。
对上述这些集邮理论家,我们不仅要尊重,还要大力宣传他们,让更多的年轻人以他们为榜样,积极投身到集邮研究的队伍中。
我很希望曹大德能经常参加我们中国集邮未来学研究会的集邮学术研讨会,把他金子般的观点,奉献给广大集邮爱好者们!
(2022年5月14日凌晨3点54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