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集邮》杂志第二任总编是蒋礼,是一个非常健谈的年轻人,礼貌客气,邮识丰富,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可惜,因为一场车祸,他不幸去世,让人扼腕。
在我的印象中,刘劲应当是我认识的《集邮》杂志的第三任总编了。中间是否还有其他人当总编辑,我不清楚。
刘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我们报社的一位女同事是同学,据这位女同事说,刘劲在大学担任过班长,人比较活跃,组织能力强,为人谦和。
刘劲给我的印象是,性格开朗,尊重集邮界的前辈,办事周到,作风麻利,思想前瞻。
2010年,我代表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和中科院集邮协会副会长王渭、影视界集邮联谊会会长岳晓湄一起商量,成立“中国集邮未来学研究会”。刘劲非常支持,先后多次出席中国集邮未来学研究会的学术研讨会,并多次作了精彩的发言。刘劲认为:集邮未来发展的问题,非常值得专门研究,给予研究会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2015年,中国集邮未来学研究会顾问、著名邮票设计家黄里去世,我深感悲痛,在自己的“京城翎管王”博客上写了一篇纪念文章《集邮总会迎来新的春天——怀念著名邮票设计家黄里》。刘劲看到文章后,连夜给我打电话,让我把稿子通过邮件传给他。很快,《集邮》杂志在2015年第11期中,全文发表了这篇文章,这期杂志还发了我写的一首怀念黄里的诗《七律·悼黄里》。很多认识我的集邮者纷纷来电话,说看到了这篇文章和诗,反响不错。在好的稿件面前,刘劲独具慧眼,拍板决定,让人不服不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我们这些集邮者都成了家蹲集邮者,大概有3年多没有一起聚会了,也没搞集邮活动了,大家都心烦意乱地在家里,如困兽和无头的苍蝇。
一天,刘劲来电话,和我探讨如何在疫情期间开展集邮活动,鼓励我们在做好了充分的防疫准备的情况下,可以做些筹备,适当研究一下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集邮活动的可能性,让人倍感温馨。
在刘劲的鼓励下,2022年2月18日,我和中科院集邮协会副会长王渭、影视界集邮联谊会会长岳晓湄、《中国集邮报》记者蔡旸、王宏伟和版面编辑小鲁等一起搞了一个小型聚会,主要讨论在疫情期间做好防护,开展力所能及的集邮活动的事情,还准备搞一个会内的集邮品拍卖会。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到底还会肆虐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阳光总在风雨后。
美国著名女作家米切尔在名著《飘》的结尾写到:“毕竟,明天的太阳,又是新的。”
(2022年2月19日凌晨4点32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