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就连各个坊市、酒楼、勾栏也早已经紧闭了大门,万家灯火相继熄灭,偌大的京都也渐渐进入了梦乡。
未央宫仍有灯火,往常睿智、镇定的夏皇今天难得的焦躁不安,在大殿内走来走去,转悠个不停,一阵紧过一阵的踱步声不绝于耳。
殿内外站立随侍的宫女、小黄门,不由得挺直了身子,一动不敢动,就连呼吸都放轻了些,生怕哪里拂逆了天下之主的敏感神经。
一列灯火从远处蜿蜒而至,宫门前的小黄门赶紧趋前几步施礼:“恭迎皇后娘娘。”
那着凤冠霞披的丽人轻摆袍袖,“陛下还未就寝?”
“回娘娘话,陛下自接到公文急报就一直在殿内,尚未就寝。”
南宫皇后挥了挥手屏退众人,独自进入了大殿,见到皇帝仍在踱步,刚要劝解,却听皇帝说话了。
“玉瑛,莲儿传来消息,临安县红网虫病,已经得到控制,江南府千顷良田危机已解。”
南宫皇后有些惊喜,“恭喜陛下,前几日忧心烦恼之事,总算有了结果。既有此喜讯,陛下为何愁眉苦脸?”
皇帝又踱了几步,摇了摇头,“玉瑛有所不知,稍早些时候,临安又送来六百里急报。莲儿称今夏在庆安、江南两地,恐发生蝗灾,言之凿凿,朕心甚忧……”
说完他把手中奏章递给南宫皇后,皇后接过奏章仔细看完,合了奏章置于案上,这才喃喃说道:“陛下,此事恐怕……妾身有些不敢相信……”
夏皇走到案后,一屁股坐下,仰头看着屋顶,“莲儿素来稳重聪慧,必不可能行哗众取宠之事。户部农官薛忠卿目前也在临安,此人在农事上一向痴心着迷,不谙官场争斗,是个言之有物的人才。可是……天下间真有人能预言蝗灾吗?”
“陛下,此事是莲儿提出的吗?”
夏皇摇了摇头,“十日前,莲儿游湖落水,有一人救了她,此人目前暂住在临安县衙,蝗灾就是此人提出。”
“莲儿落水?可有大碍?”南宫皇后吃了一惊,急急问道,“以莲儿的身手怎么会落水?护卫又是干什么吃的?”
“玉瑛放心,莲儿并无大碍。此事颇为奇怪,莲儿所言也十分模糊,朕会查个清楚的。”
南宫皇后放下心来,这才转而问道:“此人姓甚名谁,祖籍何处,有何能耐,竟敢妄言天机?”
“此人姓宁名玉,十四五岁,东胜神洲人士,解了临安红网虫病害的正是此人了。”
“东胜神洲?陛下可曾听闻?”
“朕也不知。”
“这……”南宫皇后仔细思量了片刻,“陛下,臣妾不知此人何等才能,来历也十分引人注目。不过,臣妾是相信莲儿的。陛下不妨早些就寝,明日早朝与朝堂诸公论述,想必可以解陛下疑难。”
“唉……玉瑛说得是,如今也只有这办法了。”
……
翌日,文华殿。
夏皇正襟危坐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下,殿中分成两列,站着夏国大大小小的官员大臣。
“诸卿,临安县传来六百里加急,言称需得防范今夏庆安、江南两地蝗灾。此事如何处置,今日就议出个章程来吧。”
“父皇。”皇帝话音刚落,一剑眉星目的少年已经走出,“敢问可是江南府临安县传来的急报?”
夏皇点了点头,没作声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