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灵视的世书笔,看见在位于自己正前方,也就是东面的穹顶之上,霍然升起了一道独特的圆柱光幕,柱内点点汇集着地脉上的黑气。

这是?

不过多时,五个表面闪耀着金光的硕大字符自从天降,吸纳了数以万计的祟念,光芒在逐渐敛去的同时,连字符也开始消散于光柱之间。

“折听,东边的那道光柱你能看见吗?”

收到世书笔的提醒,孟折听在抬头的同时,运转灵力到眼中,“看不见。”

他看不见,预示着这道光柱蕴含的威能足够强,有必要前去探查一番,现下需要找个能够避免被仙庭人发现的场所。

他们不能直接找仙人求救,在寒时提供的信息里,流入时间的生灵在某种程度上,就属于“时间”的一部分,机体本就在被时间蚕吞腐蚀,若是唯一锁困于神识神魂的肉体消失,后果是无法想象的糟糕。

不入六道轮回甚至是它能想象的,最轻的结局。

因此在回到正常的时间前,它需要一路守护他的安全,必然不能让他折损在这段时间里。

现下人间大乱,虽能短暂充当他们的保护伞,却不是长久之计。

肃清一旦过去,无论是想要找到祸乱源头的仙家;亦或是即将下界,前来搜捕猎物的仙庭,最终都会调查到孟折听身上。

此时的人间是最适合孟折听的成长之所,但同时也是最为危机四伏的,它在考虑是前往天阙门内的妖界亦或是魔界。

魔界有去无回,不是最佳之选,妖界非妖无法入,灵界在人界是无法通行的,需要前往一个媒介世界才可。

所想几种答案,在它脑中胡乱纷飞,均被它一一否决,于是在记忆里努力搜寻有关这类光柱的用途,若是能够进入,说不定可以看见转机。

“你看到了光柱,它是什么样的。”

孟折听能察觉到世书笔的情绪不对,沉默半晌,似乎能看懂它的胶着,遂轻声发问。

“五字巨幅字符,若我所见无误,应当是‘德、义、礼、仁、信’,倒和蓬莱洲的凤皇身上所印的一般模样。”

孟折听旋即跟着思考了起来,在悬星阁里的无尽书海里,他似乎记得在商周史迹,寥寥数笔提过,帝辛在第二次征战夷方时,曾和众臣提出要与夷方议和。

只是,这个想法在第二天,便被他本人否决。按照这个思路,他回忆起当时他心血来潮,特意看了一眼仙界详录。

因下界妖祟之乱,凤皇于人间商末下界,在人界唐朝时期方回蓬莱洲。

当时他就奇怪过,纵使分外棘手之事,按照人间的时间来讲,也太长了些。

尽管生疑,却也只能按照上述所想,不会就此事专门去琼鸾殿的清浅阁,调阅详情。

“难道说凤皇久不能归,是因为以自身为底,撑开了这道天柱,来平息这场由万妖窟的群妖所带来的劫数?”

“有可能,倒是提醒了我,折听,我们去看看。”

“观溟砚怎么办,进去魔界了,它还能回来吗?”

“它的神识只会在人间受到压制,我相信血屠去往魔界之后,它的神识就会自动解封,说不定早便解封了。”

它看到血屠用观溟砚装呈离战的魂魄,它就知道一定是观溟砚告知血屠的。

也便是说,血屠已经解封了观溟砚,它是自愿跟着他的,既是如此,它就丢不了,只是出于某些特殊原因,无法与他们会合。

“你放一百个心好了,它绝对丢不了,说不定回来时,还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好消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