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不知啊,夫人稍等,小的去打听打听。”

一路上,这样的事喜公公干多了。

他轻车熟路的拿起一包吃食,就离开了队伍。

饥荒年间,食物比银钱更好用。

果然,没一会喜公公一脸愁容的回来了。

他犹犹豫豫的不太敢开口。因为他打探到的消息,可不是什么好事。

宗文帝被这干旱的土地,弄的有些心烦气躁。不耐烦的说。

“快说,都打听到什么了。”

喜公公叹了口气,

“她们确实是喜娘子,不知主子们刚才看没看见。她们红衣下面还露着一圈白色?”

“看见了,看见了。我刚才就想说。哪有人这样穿衣服的。”淑妃抢着回答。

徐氏看到女儿如此鲜活,像极了还未入宫前的样子,说明现在日子过的舒心,也跟着高兴。

喜公公猛点头,“夫人好眼力,这么小的细节都注意到了。”

“夫人有所不知,这些喜娘子的丈夫们都是出门作战去了。”

“今日是丈夫们回家的日子,这些红衣女子们,在此等候自己的丈夫。”

“今天如果接到了丈夫,回家就是洞房花烛。”

“接不到,就说明人不在了,当场脱下红衣变丧服!”

“什么?”女眷们都被这个答案镇住了。

宗文帝眉头紧锁,“出战?我怎么没听说边关有战事!”

看皇上一下就问到关键,喜公公开始有声有色的讲起来。

“此处临近边疆,地处大江中下游,江水上游有处狭窄之地。”

“狭窄地在楚国境内,楚国人经常堵住江水。不让水流到天启。致使天启常常断水。”

“为了水源,下游村落的百姓自发组织壮丁去打通水源,但楚国有兵镇守。天启百姓为水源常有伤亡。”

喜公公讲完就默默低头退后,天天伺候在皇上身边,也是懂一些事理的。

果然,皇上带着3分怒气的发问。

“百姓自发组织?天启的兵丁呢?”

“奴才不知!”这哪里能是一个太监知道的事情!

宗文帝看向专心吃饭的寒刃,叹了口气。

“别吃了!去打听打听,当地县衙怎么回事!”

“得令。”高手就是高手,手里拿着卷饼的寒刃,给大家表演了原地消失术。

“老爷,咱们去前边看看吧。”淑妃真的挺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红衣白裳。

宗文帝点头,他也是要去看看情况的。

一行人在喜公公的带领下,来到了村子边缘。

淑妃在马车上仔细的数了人数。

“娘,我数了,穿红衣服的,一共有12名女子。”

“这么多?”

“回夫人,奴才刚才打听了,这些红衣女子,不全是一个村子的村民。”喜公公赶紧把刚才打探到的消息说出来。

“哦?你还打听到什么了?她们怎么知道今天男人们会回来?”

“回夫人,因为江中出水了。说明上游堵塞部分被疏通了。今早新嫁娘们就都来这里等人了。”

微服组也在路边找了个空地,等着看通水归来的人。

【啊啊,这个我在书上看到过,你若归来,我红袍相接。你若未归,我便白衣引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