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高低深浅,寻根究底,追根溯源的话,其本身在诸天意志造化世界时,便花费了不同的本源神力。

比如类似养身功这种低级武学,1源力点可以转化100点熟练度,但对于神照经这种神功绝学来说,转化的比例就会降低。

梅念笙可以说是连城江湖剧情人物中的顶级高手,改变其命运得到了200点。不知若是改变其余人命运呢,会有多少点呢?

这是引着我出去浪啊,不,闯荡江湖啊。

梅念笙见杨林怔住不语,微笑道:“小大夫为何不说话,你不是对此好奇吗?

我所习练内功名为神照经,本功长于内力精纯,其精妙内蕴,内力运行起来,其势绵绵不绝,可谓上乘秘笈。

故而周天运行,滋润心肺,加之神药相助,我的伤势好的极快。”

杨林想了想,直问道:“此等神功宝典当是十分珍贵之物,为什么送我呢?”

梅念笙亦坦言道:“若你是心地不良之人,我确实不会传你,可这段时间相处起来,发现你心思灵动,但为人善良,你发现我无求生之念,多次劝慰于我,可谓有一颗仁心。故而传之。更何况,我已老迈,不忍神功失传,遇见良善之士,自当传承。我也交付丁典一份,愿你们可以延绵下去,方才不失先辈传承。”

真是没想到,如此顺利便得传神功。

其实在杨林看来,梅念笙所说的“善良”,并不算什么。

遇人困难,力所能及,便搭把手,也并不自认为自己有多好。

而在梅念笙看来,正是这种不觉为之,让杨林看起来与众不同,值得信任。

梅念笙自信自己这次定是没有所托非人,在自己身困绝路之境,接连先后遇到丁典和杨林,更让他深信冥冥中苍天眷顾,这也算是对自己行侠仗义多年的认可与回报。

既然神功到手,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练呗。

梅念笙将经书拿出,交由杨林书写一份,并交代杨林,日后外传,需考验其人品,既有前车之鉴,切不可所托非人。

杨林既接经书,便要拜师,道:“老师传我神功,自当拜师,以期供养。”

梅念笙却道:“无需如此,你与丁典救我性命,我传尔等神功,也是因果相酬,再者,我年岁已高,又遭逢大难,如今已看破世情,收徒不收徒亦是形式。我功法已传,除却身上功法之外,仅有的也就是侠义二字,还望你们二人日后,若有余力,能薪火相传。”

后来几日,梅念笙便教授二人《神照经》的习练要点。

丁典天资不凡,且已有武功在身,改易功法,被告知要点后,自然转换内力运行的经脉,而后自去练功不提。

而丁典得练《神照经》,又有梅念笙指点教导,不同于其原本的自己埋头摸索苦练,这点变化又带来了30点源力。

《神照经》所载的运功路线相比《养身功》可要复杂的多。

《养身功》只走一条经脉,走十二正经之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又称太阴脉,该经主“脾”,而脾属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而养身功有蕴精养神之功效。

相比之下,《神照经》所行路线颇多,不仅包含十二条正经,更包有奇经八脉之属,仅从行气路线数量来看,便远超普通功法。

杨林盘膝而坐,静心凝神,但毕竟是第一次习练神功,一时内心荡漾,杂念纷纷,不得平静,只是强自抑制,深呼深吸。

在此之前,杨林早已询问梅念笙自己的资质如何。梅念笙告知杨林,所谓摸骨查看资质,是看各人体质是否健康壮实,精神有力,经脉宽广与否。

梅念笙并没查看杨林资质,而是告诉他,资质先天之属,非人力所能至。而且神照经修炼,资质并非关键因素。

对于自己的资质,杨林并不担忧。

不是说他知道自己资质有多好,而是有郭大侠“质朴自然”亦能成天下绝顶,又有韩老魔、王老魔等诸多资质不堪,却最终成就非凡的大能。可见资质并不是限制未来的必要条件。

更何况未来穿越世界,又怎么会没有天材地宝,借之提升根骨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