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5月1号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于有机碳库的建立不同,《光学学报》的那篇有关光学新进展【曲射波】被发现,则不像想象中那么影响众多。
到了5月2号,《光学学报》都还是往常的销量,没有因为重大科学发现多卖出几份。
中国老百姓们不是没人购买《光学学报》,也不是没人懂光学知识。
关键是,理论太深奥,太假大空了,太没事实依据了啊。
没事实依据,没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利益,中国老百姓可不认账。
一些光学爱好者激动得跟左近同事同学分享。
却迎来以下局面:
说,【啊!世界上我们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光的本质理论!这绝对可以拿今年诺奖!】
问,【啊?!这么牛掰吗?问题是,我不知道有啥用啊,还是关注一下有机碳库的事情吧。】
得,负责安利的那个人,变得很尴尬。
不重视曲射波,是中国人的功利性导致的。
这个国家也不知道啥时候变成这样的?
从来只看重能短期形成经济利益的事,其他的一概靠边站。
但是不重视曲射波,也仅仅是中国人的事。
在我们老百姓看不到的地方,米国、德国、鈤本三大光学圣地,早就因为《光学学报》上的头版头条闹得鸡飞狗跳了!
光学基础理论自1958年米国梅曼教授,发明红宝石激光器之后,已经正儿八经地停滞了将近半个世纪了。
这可不是瞎说的,不信你们可以自行分析一下。
激光这种东西问世之后,光学还有没有进展?
没了。
而且当时梅曼教授给出的光学未来发展学术中,几样东西至今为止都没着落。
①光脑
②红外波段
③非线性光学
④全息摄影术
用白话解释这四样是什么东西。
第一,光脑,光子计算机,也就是说一种未来构想中的计算机,不用芯片储存数据,而是用透镜反射的关系将信息用光子带来带去,这样的传输速度可想而知有多么快,光能跑多快,数据就能传多快。(计算机科学方面)
第二,红外波段,这是提取光中的红外波长,分析和识别化学成分、结构和状态的一种运用,等于一种辨别功能,假设未来我们去到陌生星球上探索,宇航员就可以携带红外波段探测仪,第一时间检测土壤化学构成了。(化学运用方面)
第三,非线性光学,也就是想要实现第一条光子计算机,光脑的必要理论。
是指光束间的可以相互传递相位信息,实现互相共轭。
(光学基础理论)
你看没看过一些3D演绎的未来光脑科幻短片?
光束在局限的范围内跑来跑去,往来交织,互相传递信息?
那就是光的互相共轭。
但实际上被认为是瞎扯淡,光束能互相交织不错,但是,你用一把手电筒,照出一条射线,另外一个方向,再放一把手电筒。
两条射线相交,会发生什么?
会互相冲淡,这叫【球形波的散射】。
啥含义都么有了,两团光相交,毁灭了。
而我们的非线性光学要的效果正是——光交织之后,染上了彼此的味道,之后各走各的!仍按自己的路径发送!
扯淡吧?!所以你说光脑怎么实现?
人类必须掌握非线性光学理论,才能实现光脑。
第四,全息摄影术,这个就不说了,懂的都懂,我们拍照片是平面的,而全息摄影术就是指现实增强技术下的AR拍摄。
这要是能实现,嘿嘿,看片可就爽了。(物理学实用技术)
好了,看出一个问题没有?
第三条扯得特别多。
没有讲废话的意思。
而是,人类文明想要升级,不越过非线性光学这道坎,就别提了。
之前也说过,人类想要实现太空旅行,不能上去追求超光速,并非是指,不了解光。
了解光,全面运用光,是一切文明必须经历的阶段,是文明升级的基础中的基础。
不能解决光束的问题,不能解析光中物质的特点,基础物理化学就一定会停滞不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