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项目组都在围绕着梦舟号进行技术解析,力求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的衍生型号,以满足未来航天任务的需求。
梦舟号的定位是载人飞船,它并不适合执行建设月球基地、开发月球矿产资源等任务。
因此在江辰的提议下,夏天集团决定以梦舟号为原型,开发专门的太空运输船和天地往返运输船,用来执行对应的任务。
他的提议也和眼前的空间站项目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杨工提出众多富有创新性的创意之后,江辰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想要分享。
国际空间站的规模和设计形式显得太过局限,有些小气。
即便后来国内建设的天宫空间站,虽然在技术和空间利用率上有了很大突破,但其体积还是显得较小,仅有300多立方米。
此外无论是目前的国际空间站,还是未来计划中的天宫空间站,它们都位于近地轨道上。
地球轨道主要分为几种类型,其中400到20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这种轨道多适用于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卫星以及空间站的建设。
而2000到公里的范围则属于中地轨道,这是导航卫星的主要运行轨道。
最后一种则是地球同步轨道,其高度大约在公里。
由于它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完全相同,因此相对于地球上的某一点来说,它几乎是静止的,所以也可以被称为地球静止轨道。
江辰却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他计划直接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设一个大型空间站。
这个名字他已经想好了,就叫南天门。
当他的想法提出以后,整个项目组众人面面相觑,杨工眉头紧皱的问道
“江总工,如果空间站建设在同步轨道的话,要面临的问题就太多了。”
没等他说完,就听见江辰的声音响起
“我理解大家的担忧,过去由于燃料的原因,提高轨道高度的话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可是我们当下有了小型核聚变,首先能源不在是问题。”
众人认同的点了点头
“其次则是400公里的高度便于发射和货物补给任务,更高轨道会增加维护的难度和成本,但现在有了梦舟号,这也不是问题。”
“至于近地轨道上的微重力环境适合科学实验和地球观测视角,那就更加不影响咱们的空间站了。
在我的计划当中,南天门将会是我国在同步轨道上的基地。
想要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完全可以用飞船对接实验仓返回近地轨道来进行。
而观测地球的任务则可以建造对应的设备,在南天门基地控制设备来进行观测。”
他针对选择近地轨道的每一项重要因素进行拆解,众人听着听着就恍然大悟。
没错,有了小型核聚变,能源不再是问题,空间站没必要局限于近地轨道。
“所以我们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
屋内所有人看着江辰在背后写下的四个字,太空辐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