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十个重工业企业的支持下,祁同伟的招商引资会,可以说是圆满完成。

本来说只是筹集二十亿资金,来进行钢铁厂的建设。

但是看到这么多的重工企业前来,祁同伟为了不让他们白跑一趟,索性在钢铁厂的构想之外,又提出了一个庞大的无人机工厂的建设计划。

现在全世界的无人机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都还不成熟,更别说以后在战场大放光彩。

更多的无人机,只是仅仅只能低空飞行,用来航拍的生活用品。

祁同伟决定在光明区建设一个专门研制制作大型无人机,比如双尾蝎无人机等,承重量一吨,飞行半径达到八千公里。

当然,祁同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这种无人机用来搞快递十分方便,他其实只是想为华夏的快递行业,添砖加瓦。

祁同伟的这一构想,立马引来了成飞和沈飞工作人员的兴趣,他们二话不说,直接就投资了二十亿。

而其他的重工集团,当然也不甘落后,个个踊跃投资。

最终,一个钢铁厂融资二十亿,而一个无人机工厂,则是融资了百亿。

到了这里,可以说光明区的重工业开发区,已经开始逐渐成形,第一期的融资也基本结束。

如果未来还需要继续跟进的话,祁同伟会在开发区里,再建设AI智能机器狗工厂,以及大型新能源电车的工厂。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送走各个企业的代表之后,高育良就将祁同伟带到区委办公室里面商谈。

“同伟,看样子你这些年,还是有了不少人脉啊!”

高育良一脸笑意的看着祁同伟,今天他来到招商会议现场,也是冒了一点风险的。

毕竟是直播,如果祁同伟搞砸了,自己又在现场,很容易就会影响自己的形象。

但是现在看来,这一次的融资会议大获成功,尤其是各个重工业代表的登场,更是让京州的百姓,认定祁同伟是一个能干事的官员。

这样的形象非常重要,可以让祁同伟在未来解决民事纠纷的时候,具有更强的威信力,百姓也更能听取祁同伟的建议。

当然,高育良今天在现场,也是挣足了脸面。

更重要的是,高育良的出现,就告诉了李达康,祁同伟是自己的人,这会让祁同伟更加向自己靠拢,彻彻底底跟李达康分割。

祁同伟却好像对这些一无所知,微笑道:

“老师又取笑我了。”

“我如果有什么人脉,也不会现在还只是一个区委副书记了。”

“嫌官小了?”

高育良打趣道:“其实这官做多大,才算是大呢?”

“没有,没有!”

祁同伟连连摆手,“做多大的官,那也是为人民服务嘛!”

“你有这个觉悟,很好,说明没有辜负我当初对你的教导!”

高育良眼中满是欣赏,随后话锋一转,询问道:“现在资金是有了。”

“你打算在哪建设这个开发区呢?你要知道,现在光明区都已经化作市中心了,基本都是房地产用地。”

“就算你想要申请地,只怕李达康或者丁义珍,都不会给你批的。”

祁同伟回答道:“老师不用担心。”

“丁市长承诺,只要能把资金问题解决,他就会把那块地批给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