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书房的门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博物架,上面放着一些精美瓷器、青铜器、赏玩摆件儿。

看起来很值钱的样子,可惜,玉隐对这些东西并不了解。

右转能看到一张大大的书案,书案上面放着一些笔墨纸砚。

书案两端分别放了一个青花瓷的卷缸,里面装满了书画卷轴。

书案后面有一把椅子,椅子后面是两个并排而立的书架。

书架上的书很杂,游记、小说、八股文章、兵法、儒家经典等等都有,可以看的出来,果亲王属实是涉猎广泛。

与书案相对的另一侧是王爷的床铺,果亲王自成婚以来,晚上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这里了。

想想也是正常,一下娶了两个女人,两个却都不是他喜欢的,谁的房里他都不想去。

玉隐从书架上随便抽出一本书,翻开来看,里面是繁体字。

一连打开好几本,都是繁体字,她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是满文就好。

将书放回原位,她只拿了一本《三字经》,就带着元澈回了自己的院子。

两人坐在罗汉床上一起看书,玉隐凭借前世的记忆将文字一一对照。

“额娘,这个先生教过,我会背的。”

元澈指着书,就开始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玉隐对照着翻书,发现从头到尾,竟是一点不差的全背下来了。

“元澈真厉害。可惜,你的先生有事离开府上了。”

玉隐觉得能教出这样学生的先生,应该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先生走了才好,我不喜欢他,他老是让我背这背那的。”

元澈苦着一张小脸,颇为嫌弃。

“你不喜欢读书吗?”

玉隐有些好奇。

元澈想了想说。

“喜欢读书,不喜欢背书。虽然多看几遍也能记下来,但是儿子不喜欢。”

好吧,原来是这样。看来小团子还是挺聪慧的,得给他找个会因材施教的先生才好。

其实以元澈的身份地位,又不用去考科举。

读书只要能明事理,知荣辱,通晓人性,辨别是非即可。

真要是学成了什么旷世奇才,一旦传扬出去,那不是给皇帝找不痛快,逼着人家除掉你嘛。

“那额娘给元澈找个尽量不用背书的先生好不好呀?”

“好啊好啊,儿子喜欢这样的先生。”

半下午的时候,大管家刘伯心终于处理完脱籍一事,来回话了。

玉隐让玢儿吩咐人去将刘仲意、花公公、李老头请来。

等所有人都到齐了,玉隐将问题抛了出来。

“除了玢儿是我带来的人,诸位都是曾经跟过王爷的。既然王爷信任你们,那我也信任你们。现下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元澈之前的先生有事离开了,但是他一天天在长大,必须要准备再请一个先生。”

玉隐停顿了一下,看了一下众人反应。

李老头依旧是面无表情,花公公一脸赞同,两个管家也纷纷点头附和。

“但是小王爷身份特殊,咱们府上如今情况又比较微妙,不宜大肆张扬延请名师。今儿找你们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什么路子,能寻到名声不大,但是又有真才实学的先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