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几天张扬发的消息雅雯都没有回复,“昨天看到咱们的照片了”,事到如今这种话还有什么意义,拿着蚀骨之痛怀旧吗?雅雯订了火车票,带着老的小的回家过年,张扬四点多起床赶来送行。单纯看这一件事情,倒胜得过很多家庭了,为什么呢?突然想起最近的心理课程,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感知绝大部分来自原生家庭,公公虽然常年在外,但是张扬回家一直接送,所以他就有这样的概念,虽然很忙很累很困,还是坚持去做。自己又何尝不是,继承了父母的行为模式,延续到小家庭中。

许久未见,雅雯回避了目光交流,让妹妹走在前面。张扬接过垃圾去倒了,车上跟两个孩子聊着天,早上不堵顺利到了车站,最后一首曲子竟然是他们的《童话》,雅雯早已泪流满面,匆匆下了车不敢回头。他的心里早就没有波澜了吧,自己还要多长时间才能真正走出?

一路积雪,晚点很多,到家已经傍晚,还是带着孩子来到婆婆家。让姐妹俩和奶奶一起拍了些照片,这是她早些年就应该做的事情。可她也没见过和谐的婆媳啊,小时候就听妈妈背后数落奶奶,每年春节回去都要闹别扭,一句家和万事兴,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竟然始终不懂。出了门,心事重重地走在街头,两个孩子倒是无忧无虑,兴奋地抓起路边的积雪把玩,她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白茫茫一片的大地吧!

清晨,她带着孩子们出门怀旧。说到“回”家过年,妹妹总纠正说“去”,家,是时间流过的地方,几年未回,她的记忆已经淡了吧。而雅雯的整个童年都在这个小城,熟悉的街道,儿时的画面一帧帧在脑海闪过……

沿着昆嵛路过了抱龙河,便从家走到服装厂,然后是小学。那时候爸妈都在厂里上班,每天放学就走到大院,找个地方写作业。有一次张阿姨凑过来,指着本子上的“落”字问谁写的,雅雯得意地回答姥爷,姥爷写得一手好字,家里没有书,对着一墙酒贴教她。

小孩子最喜欢溜到楼上的办公室,偷偷看大人开会,踮起脚尖又不想露出脑袋,记得走廊里有几盆石榴可以打埋伏。依稀还能想起爸妈那些同事的模样,毕竟他们只有过一份工作。大门口车间里一般静悄悄的,大家都忙着做衣服,有的缝纫,有的熨烫,有的裁剪。领头有点严厉,经常板着脸训人,于是有一次恶作剧,拿划粉写了“主任大坏蛋”,结果被狠狠教育了一顿!

那时候厂里都要穿白大褂,依然遮不住阿姨们的美颜,不管是烫卷发、戴项链、打耳洞、买香水都会刮起一阵风,那浓浓的桂花味好生眼馋啊!刚出来的鹏程冷饮有香蕉和草莓的,一箱箱集体买,架势不输今天的团购!

服装厂对面是电影院,前面有个大广场,烤串一块钱十根,经常去讨价还价。旁边有个蛋卷冰激凌机,五毛一个,是夏天最大的盼头,有段时间犯错了取消福利一周,路过的时候会瞟一眼大人的神色,好像不能商量的样子就死心了。

再往北就是著名的步行街,吃的玩的什么都有,都叫它小猪圈儿,这名字只有用家乡话喊起来才乡土味十足。小学生最常买的就是文具、贴画、酸梅粉这些。有一次遇到大伯,豪爽地逛了一圈随便挑,好想念那个伟岸的身躯和洪亮的声音啊!

母女一路逛一路聊,继续走到了大众完小,从门缝探头,仿佛穿越时光看见那年的画面,冬日里的棉套袖、烟囱旁的烤地瓜、一起上山摘的松果……恋旧的人总免不了背负着记忆前行,有时候忘却也许是一种福气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