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风云变幻的大明晋王府之中,徐妙云恰似一颗温润而璀璨的明珠。

她于重重规制与微妙人际间,散发着独有的光芒,却也身不由己地置身于诸多暗流涌动的漩涡中心。

徐妙云对绘画的热爱,犹如鱼儿眷恋江水,那是她向世界袒露内心幽微之处的隐秘窗口。

同时徐妙云将对生活入微的洞察,以及对世间至善至美的憧憬,丝丝缕缕地融入每一笔钩勒、每一抹色彩之中。

她试图凭借画笔,定格那些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

然而初入王府之时,徐妙云的画作虽满溢着真挚情感,技法上却稍显青涩稚嫩。

为了精进画艺,徐妙云可谓不遗余力。

她每日都会花费大量辰光,悉心临摹古画。

那一幅幅珍藏于王府库房的前朝妙品,在徐妙云笔下反复重现。

她时而蹙眉凝视,时而喃喃自语。

仿佛要从那泛黄的纸绢间,寻得古人作画时的心境与技法。

不仅如此徐妙云还不拘身份,时常向王府中稍有画技的下人虚心请教。

那些下人面对王妃的问询,起初还战战兢兢,可徐妙云温和的态度与求知若渴的神情,渐渐让他们放松下来。

一来二去,徐妙云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悄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随着时光流转,徐妙云的琴艺与绘画竟如并蒂莲花,相互交融渗透。

每当徐妙云沉浸在琴音的广袤世界里,那灵动跳跃的音符,仿佛幻化成了一支支灵动画笔,于她的脑海中肆意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激昂的琴曲奏响时,徐妙云笔下的花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力量与活力,振翅欲飞、灵动跳跃。

当舒缓悠扬的曲调响起,画面则呈现出一派静谧祥和之态,宛如世外桃源般令人心驰神往。

一日,徐妙云于琴音袅袅中创作完一幅《幽林鸟语图》。

此画正是在她弹奏完一曲《平沙落雁》后,被那琴音中空灵、悠远的意境深深触动而作。

朱棡恰好踱步而来,目光落在这幅画上。

他不禁微微一怔,随即感叹道:“妙云,这幅画恰似那琴音余韵,让人的心瞬间就静了下来。

似乎真的置身于那幽林之中,聆听鸟语。”

徐妙云微微颔首,微笑回应道:“夫君,这便是妾身想要表达的心境。

在这繁华却又规矩森严的王府中,妾身始终对宁静与自由心怀向往。”

话虽如此她心中却也隐隐忧虑,不知自己这份对宁静的追求,能否真正被众人领会。

徐妙云自幼饱读经史,对儒家经典可谓烂熟于心。

从中汲取的智慧如汩汩清泉,滋养着她的灵魂。

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九个字,徐妙云也有着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在与朱棡谈论经史子集之时,她每每都能旁征博引、见解独到,令朱棡亦不禁为之折服。

然而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徐妙云也并非无所不知。

偶尔在讨论一些生僻典籍时,她也会因知识盲点而一时语塞。

但徐妙云从不为此感到羞愧,反而大方地虚心向朱棡及王府中的饱学之士请教。

她求知若渴的态度,让众人对这位王妃又多了几分敬重。

在为人处世上,徐妙云以儒家仁爱思想为圭臬。

她对待下人宽厚温和,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的生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