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像是刚刚恢复营业,里面的人稀稀拉拉。她俩选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然后每人在传送带上选了一些自己喜欢的食材,边烤边吃边聊。

殷晓诉苦说:“姐姐,你算是脱离苦海了,我现在每周16节课啊,还干班主任,累死我了!”

池萍说:“我在X国每周18节课,你以为我在那里享清福啊?”

殷晓说:“你挣的银子比我们多得多啊,你是出国留洋了,镀金了!”

池萍笑了笑。

接下来,殷晓仔细地咨询了一下池萍在X国任教的情况和薪酬待遇,池萍回答得非常详细。

原来,殷晓也想走池萍的路,她也想去X国当华文老师。

池萍向她解释道:“X国不是天堂,你不要把它想象得太好!咱们的许多城市现代化程度都已经超过了X国南滨,硬件设施咱一点儿也不落后,咱的不足是许多地方的公共秩序不好,或者说有些市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举例说吧,X国南滨的汽车司机只要看到人行道上有行人走路,司机就会马上停车避让,静静地等待行人通过后再走;乘坐地铁或公交车时,乘客排队井然有序,没有拥挤的现象;在车厢里也没有人吃东西,打电话的人常常捂着嘴轻声说话,生怕打扰到身边的人,等等吧。”

殷晓对X国的兴趣极大,她继续追问:“除了刚才你说的,你还觉得X国哪里比我们中国好?”

池萍说:“我去过南滨市的税务局交过税,工作人员的良好态度给我的印象很深,税务局大门口站着多位引导员,他们会讲英语、汉语普通话、马来语等好几种语言,我一进大门,引导员就主动迎上来询问办理什么事儿并亲自带我走到收税员旁边,然后礼貌地告辞返回。收税员也很礼貌地为我办理,办理结束后,收税员还礼貌地对我说‘谢谢您,请慢走!’整个过程让人觉得咱是贵宾,他们是服务员。而去咱们的一些机关办事儿,经常是事儿难办,脸难看,你说是不是啊?”

殷晓笑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其他的还有吗?”

殷晓两眼放光,一脸求知的模样,似乎总也听不够。

池萍又说:“再就是环境优美了,热带气候,草木四季常绿,叶子绿得油光发亮,鲜花随处可见,真的很美!”

殷晓有些心驰神往地说:“如果有机会你也介绍我过去吧,拜托姐姐了!”

池萍爽快地答应了,她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但出于礼貌也不能拒绝,池萍补充了一句说:“去了后悔可别怨我呀!现实世界里根本没有完美的地方,就像《北京人在纽约》里说的纽约既是天堂也是地狱,X国南滨也是如此。”

殷晓果断地说:“怎么可能埋怨姐姐呢?混不好只能怨自己没能耐,就像是离婚的夫妻,还能埋怨当初好心牵线的媒人吗?”

池萍笑了,她觉得殷晓的比喻很贴切,殷晓明白事理。

后来,她俩又聊了很多池萍曾经工作过的光明小学的近况以及一些老熟人的现状。

大约二十一点半时,她俩才离开饭店各自回家,分别时殷晓提醒池萍注意一下自己的老公李钟云。

殷晓说:“别嫌我多嘴,我两次看到李钟云和一个漂亮的女人单独在一起,不知道那个女人是谁,你最好小心点儿,小心驶得万年船。”

池萍有些吃惊地说:“谢谢妹妹提醒。”

殷晓再次拥抱了一下池萍,然后分头回家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