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的雪中燃刀。

落幕的白地独行。

李寻在剧本当中着重描写了这几段武戏的内容。

武侠电影的最核心的吸引点。

不正是“武侠”和“动作”吗?

总不会有人在武侠电影中寻求“真实”吧?

那李寻只能说。

在虚构的故事当中寻求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

“师兄,你觉得《目中无人》这个故事梗概怎么样?”

怎么样?

真不愧是演员出身的人能写得出来的“好”剧本!

陆洋拿着《目中无人》的纸稿,心中默默回应了一句。

当然在表面上他不能这么说。

“嗯,我觉得寻哥儿你挺有想法的。”

陆洋仔细斟酌着语言,给足了金主面子。

“尤其是武打戏方面,确实很抓人眼球……”

其他的电影类型不好说。

但是在武侠电影上,陆洋确实是属于那种很有想法的导演。

这点在《绣春刀1》没什么体现。

但等到了《绣春刀2》当中。

多位角色的武器、功夫设定都相当有意思。

就好比东厂郑掌班使用的流星锤。

一端实心,一端火星。

不仅能砸人,还能喷火!

说回到《目中无人》这个本子上。

陆洋觉得它的文戏内容就是一坨答辩。

但是它的武戏内容的确精彩。

而且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武功设定也出彩。

在2012年的当下。

盲剑客的“雪中燃刀斩”。

甚至给了陆洋一种惊艳的感觉。

“武侠电影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

李寻耸了耸肩膀,解释道。

“现在想要拍摄武侠片,想要吸引足够多的观众,最好还是依靠创新。

“故事内核、侠义精神这方面找不到突破点。

“那么就只能够在动作、细节方面下功夫了。”

其实李寻在这里还藏了一句话没说。

武侠电影的突破创新方向还有一条,那就是——特效!

2010年之后的武侠电影,票房最高的那两部分别: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与《龙门飞甲》。

前者六亿票房。

后者五亿票房。

它们都是把武侠与特效结合在一起的大卖电影案例。

不管徐柯在故事情节方面的塑造本领有多烂。

他确实是一个能把特效玩出花的商业片大导演!

但是“特效武侠片”这条赛道并不适合李寻。

因为他现在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弄什么特效大片。

不管是《绣春刀》,还是《丁修》。

李寻对这两部电影的看法始终是一致的——中低成本武侠片!

顶了天也不过三、四千万的拍摄制作费用。

这点钱,完全不需要考虑什么特效问题。

“寻哥儿说的是。”

陆洋轻捻着《目中无人》的纸稿。

“这个《目中无人》的故事,你是想把它也拍成电影?”

“有点想法,但是不多。”

李寻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个故事太单薄了……”

实话实说。

如果可以拍摄《丁修》的单人电影。

李寻才不会在乎什么《目中无人》。

《目中无人》。

只是李寻为了这次合作所准备的备选方案之一。

他向来不打无准备的仗!

陆洋低下头,反复观看了几遍《目中无人》的武戏内容。

半分钟后。

陆洋抬起头,郑重其事道。

“寻哥儿,一周——不!三天之内,我一定给你准确答复。”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