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酱说的对。

有些无聊的人,总喜欢在报纸上讨论自己,这不是占用社会资源吗?

我李某人决不允许!

于是当日回来,他就起笔写了一篇反省书,发表在了《信报》上。

内容是这样的。

大家都在批评我,我也接受批评,只不过人最难的是认清自己,尤其处于迷茫阶段,就要有良师提醒。

为了深刻认识自我,昨天下午,我特地拜访了我尊敬的老师。

“儒莲奖”获得者、远东学院院士、耶鲁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大学中文系首席、港大中文系教授、《潮州志》总纂,国学、书法、绘画、甲骨文等诸多领域的学术大拿,饶宗益先生。

我敬爱的老师,出身显贵,他的爷爷是潮州商会会长,潮汕人中的首富。

但我的老师出身这种家庭,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却没有变成纨绔子弟,而是醉心学术。

11岁撰写《后封神榜》,16岁编撰父亲未完的《潮州艺文志》,18岁在韩山师范学校代授国文课,20岁就受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

当我把我的文章,拿到亲爱的老师面前,老师当即指出我至少三处语句错误,并耐心对我的书法做出一番指点。

绕师指出,书法要拒绝“轻佻、妩媚、纤巧”,行笔避免熟滑、甜俗,临帖习碑要手摹心摹,细读深思,不可只求形似。

要厚重耐看,讲究“拙”、“大”二字,由此才能墨色酣畅,线条淋漓!

最后,恩师教导我,要学唐寅,不可学杨慎。

所谓“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

此文一出,所有关于李清源的声讨,不说销声匿迹,也至少去了一半。

瞧瞧李清源的称呼变化,从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到去除敬语,再变成恩师,一篇文章,愣是写出了关系递进的马屁味儿。

真汤姆臭!

这篇文章什么意思?

前面都是显摆老师的废话,只看后面两句。

学唐寅好理解,伯虎兄受了科考案牵连,说明他很冤呐,这句忍气吞声的诗,正说明其人心境。

那不可学杨慎呢?

杨慎是什么人,仗着老爹是杨廷和,嚣张跋扈,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那句著名的“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就是这位老哥喊出来的。

喊完,就带着人冲击左顺门,把嘉靖皇帝弄得欲仙欲死。

那结合起来是什么意思?

这是说再没完没了,小爷可就要学杨慎了。

不用问,饶宗益,就是这小子背后的杨廷和喽。

当然,肯定有人不信,认为这小子扯虎皮做大衣,而饶老身份贵重,桃李满天下,就算李清源套近乎,人家也未必搭理。

可怀着这种想法的人,第二天就被打了脸。

饶宗颐亲自发文,说老夫不久前去了内地多次,参观莫高窟,钻研敦煌学。

并解释为何成行。

“熟读禅灯之文,于书画关捩,自能参透,得活用之妙,以禅通艺,开无数法门。甲骨、词史、目录、楚辞、考古、金石、书画等学相融贯通,若长河落日之景,须臾而永恒;若大漠孤烟之状,恍恍而缅邈……”

然后,既然有钻研,就要有文章,既然有文章,自然要发表啊。

发表在哪里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